第二百一十九章 以假當真(第2/2頁)

當下蘇陽也沒有什麽事了,只要靜靜等待元道人進入陰曹地府,就能夠行動,在元道人沒有進入陰曹地府之前,蘇陽也沒有什麽要做的。

密雲不雨,待機而動。

這個時機,就是元道人離開之後。

“好啊。”

孫離自無異議,問蘇陽道:“你想要去什麽地方?”

“鐘山。”

蘇陽笑道:“常有人說,山川之美,在於鐘山後湖,控江引湖,映帶城郭,吞霞引霧,龍盤虎踞,諸葛亮都曾經說此乃帝王之宅,我們今日往鐘山逛逛就好。”

鐘山後湖,相依相望,這在金陵城四十八景之中,也是金陵城龍脈匯聚之地,要引出的龍脈,就在鐘山之上。

孫離輕輕點頭,顏如玉也無任何異議,兩人鎖了門戶,加了禁制,讓妖鬼不能進,盜賊也難入門,如此和蘇陽一起,一並往鐘山而去。

鐘山因為山頂常年有紫氣纏繞,也有紫金山之名,位列金陵城四十八景之一,往來遊客不少,當今之世,在這紫金山上有孫權之墓,有紀念高僧寶志的靈谷寺,也有高僧寶志的墓塔,以及一塊書生仕子常常來此觀摩的三絕碑。

此三絕碑為吳道子繪畫寶志畫像,李白做像贊,顏真卿寫碑文,如此三絕,被稱為三絕碑。

蘇陽登山之時,雲白煙青,風光大好,從天上到地下空明漠漠,四下草葉枯黃,別有一番盛景。

顏如玉和孫離兩人在蘇陽身側,在這天地曠野,也讓兩人神骨俱清,秋風獵獵,衣衫飄舞,端麗若仙,在此山林勝境,自在飄然。

行至山中,四下眺望,往下能看到巍峨金陵,依靠三人目力,能瞧見城中商販穿行,車馬來往,王侯家中明園麗景,秦淮河那邊女子姘集,再往遠處瞧去,則高樓遮掩,雲煙環繞,難以瞧個究竟。

“欲窮千裏目,更上一層樓,古詩所說當真不假。”

顏如玉輕聲說道:“只是金陵城宏偉遼闊,我們在這山上也難以看個究竟分明。”

“這是肉眼所限。”

蘇陽對顏如玉說道:“我在青雲未見你之前,曾有幸和觀世音菩薩駕雲飛在天上,在那時候我非是以肉眼看世界,而是以法眼看世界,將一切眾生喜怒哀樂皆看目中,也是在那時候,才了解菩薩的慈悲,也就是和萬眾息息相通。”

此時眺望著金陵城,蘇陽不由想起那一日所說的話,再看金陵城中繁華盛景,不由說道:“因果糾葛,善惡並存,蕓蕓眾生,共此沉淪……”

曾經所說的“饑荒”“瘟疫”“戰爭”這三點不知不覺已經懸在了金陵城百姓的頭上,倘若一時不慎,這裏就會是一場災劫。

轉身繼續往山中走來,蘇陽一呼一吸,逐漸將五龍蟄法催動起來,如此一動,原本在五臟之中蟄伏的真氣隨之顯現,心神,肺神,腎神逐一明亮,在這幾個呼吸之後,蘇陽全然敞開心神,紅光紫氣也在體內顯現出來。

帶著孫離和顏如玉來此,除了賞玩風景之外,蘇陽便是查看一下此地可當真是有龍脈,如此查看屬實,蘇陽方能安心的準備陣勢,倘若此地並無龍脈,無以轉勢,要想讓此地百姓避過災劫,需要另想他法。

此時這全然展開了紅光紫氣,走在這鐘山之上,蘇陽感覺另有不同,在這山下似是隱隱蟄伏一物,難說其形,和紅光紫氣很是類似,蘇陽走在這裏,和龍脈隱隱和鳴。

鐘山這龍盤虎踞之地,真有龍氣。

正當蘇陽邁步在山中感知之時,忽然前面有聲音傳來,對著蘇陽大呼一聲“太子殿下”。

這一聲高呼,讓蘇陽方才回過神去,只見前面站有兩人,其中一個粗布麻衣,平平常常,似是樵夫,而另有一人穿圓領袍服,頭戴展翅錦帽,對著蘇陽一拜,即刻便跪下地來。

“你是……”

蘇陽認識此人,在廣平縣城的時候,此人是太守之位,姓劉,當初蘇陽喬裝陳陽,進入衙門,此人對自己是畢恭畢敬,鄭雄在此人面前也要做一些偽裝。

“太子,您即便是喬裝了也騙不過我。”

劉太守對蘇陽說道:“您這紅光罩定,紫氣纏身的天運可騙不了人,您聽,便是鐘山的龍脈,也在隱隱和鳴。”

首先這是我真實的面貌。

其次我不是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