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拍戲(第3/3頁)

每位演員都有自己的表演防線——我偏向沉浸式演戲,卻永遠不會完全失去理智。

我總是在完全進入角色、和角色共同呼吸之後,腦海中又幻化出另一個自己。“另一個我”極度冷靜甚至冷漠,旁觀每一場悲歡離合的戲,順便配合走位和鏡頭特寫。

按照劇本,我演完了這場戲。

“卡——”

張導揚聲喊了停。

“挺好的。”張導說,“但是少了一點崩潰。”

我問:“崩潰?”

“無聲的崩潰,要放任自己絕望,這部分的確很難演。”張導講戲時分外認真,很有一種不瘋魔不成活的氣勢,“你演戲很有代入感,但是這種瀕臨崩潰的感覺卻總是差一線,你知道是為什麽嗎?”

我搖頭:“張導看出什麽了嗎?”

張導:“因為你始終在克制自己,所以始終清醒。何枝,你可以試著融入這個角色,或者試著將過去人生中最難過的一刻無限放大,呈現在鏡頭前。”

“克制麽?”

“其實我不贊同完全的沉浸式演戲,那樣演員容易走不出來,技巧和感情相輔相成才是最好的表演方式。但是這一幕戲很重要,普通人的崩潰是原始的、不加雕琢的,我希望你能完全放開自己。”

聽到這裏,我大概明白了張導的意思。

——要徹底拋卻冷靜。

我調整了一會兒心態,對張導說:“我準備好了。”

“很好。”張導戴上墨鏡,拿起場記板,“準備!第一鏡第二次,A!”

我第一次嘗試放任自己的情緒。

無論是戲裏,還是戲外。

一個人崩潰,多是得不到任何正面回饋的時候,我看著桌子上吃得幹幹凈凈的外賣盒,將眼前的人生和現實混淆。努力不一定有用,喜歡的人不一定能在一起,向往的工作不一定趕緊。

不是所有人都那麽好過。

大部分人都庸庸碌碌、一事無成。

我想起張導的話:將過去人生中最難過的一刻無限放大。

最難過的一刻嗎?

我回顧過去的二十多年。

那段時光有很多難過的時候,但似乎也都不值一提,因為習慣了反而都能平淡過去。但如果改成過去最迷茫的時候,倒是能很輕易地得到答案。

——那就是我意識到自己喜歡蔚先生的時候。

再沒有比那更遺憾的事了。

我放縱自己的情緒不斷累積,當鋪天蓋地的難過席卷而來時,沒有任何抵抗,怔怔流淚演完了這場無聲的戲。

“卡——”

張導的打板聲再度響起。

“很好,過了!”

我站在原地,沒有動。

張導招呼工作人員:“上午的戲份到底為止,你們都下班,讓何枝脫離一下情緒。”

周圍的人如潮水般退去,一轉眼,片場內就只剩下我、張導和蔚先生三人。

早在“卡——”聲響起之後,蔚先生便走過來,緊緊抱住了我。

張導說:“正好,蔚總在這兒,可以好好幫何枝抽離一下情緒,別走不出來。”

蔚先生側眸瞧了他一眼。

室內氣氛凝結成冰。

張導一哽:“……蔚總,收一收你想殺人的眼神,這種程度的情緒收放,是每一個專業演員都需要掌握的,既然何枝走了這條路,日後肯定還會遇到類似的感情戲。他是個好苗子,就算情緒全放全收也能找回自己,我們要相信他。”

“所以呢?”蔚先生冷聲,“我就是看不得他難過,假的也不行。”

我調整好情緒,伸手回抱了他一下:“我沒事,只是一時入戲。”

蔚先生抱我抱的更緊,絲毫不避諱張導。

“原來你拍戲的時候,是真的不開心。”他的聲音沉悶,“何枝,我們不拍了,違約金我來支付,我們現在就退圈。”

“……在我眼皮子底下,拐我好苗子?”張導問,“退圈要去幹什麽?”

蔚先生:“去結婚。”

張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