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第2/2頁)

林風聽了哭笑不得,所以不管怎麽說,大家最後都會把錢熔掉,難怪朝廷過幾年就造一批錢,市面上卻還這麽缺錢。

朝廷再能造,也擱不住全民打銅器啊!

“難道這問題就沒有法子解決?”

和凝搖搖頭,“很難,這問題歷朝歷代都在想辦法解決,也有一些措施,可大多不甚理想,反而一時不甚,造成物價動蕩,就例如三國時蜀國,因為銅貴錢賤,蜀中名士劉巴給蜀主劉備獻策,鑄大錢,用一枚比銅錢大許多的銅錢代表五百文,劉備聽從後,短時間內,確實使國庫豐盈,可卻坑慘了百姓,因為百姓值五百的物資,朝廷只要一個大錢就能買走,而這一個大錢,本身遠不值這個錢,而更可怕的是世家手中還有一些以前的銅錢,許多世家就直接把小錢熔成大錢,五六枚就能熔成一枚大錢,熔一枚可獲利百倍,如此導致了蜀內物價飛漲,後來諸葛丞相屢次出兵魏國,沿途收割物資,填補蜀中虧空,亦有此緣故。”

林風這還是第一次聽到諸葛北伐的另一種解釋,雖然以前就知道諸葛丞相所謂的北伐定然不像三國演義說的那樣只是為了匡扶漢室那麽簡單,畢竟劉備登基稱帝時,漢獻帝可是活的好好的,甚至比劉備晚死十多年的諸葛丞相都差點沒活過漢獻帝(漢獻帝和諸葛亮是同年生同年死),但和凝的解釋,無疑更符合情理。

因為林風也是做了皇孫後,才發現錢和物資對於一個國家有多重要。

聽到和凝說的大錢,林風頓時把紙幣的想法吞到肚子裏,一枚大錢甚至因為本身不值五百文,會造成物價飛漲,通貨膨脹,那要用紙幣,在沒有前世那種穩定的金融體系下,用紙幣簡直和玩火差不多。

歷史上大明寶鈔,最後膨脹到連廢紙都不如,不就是個最明顯的例子麽!

所以在沒有穩定的金融體系下,為什麽古人會選擇金、銀、銅為貨幣,不是因為大家默認,而是因為金、銀、銅本身就值這個錢。

想到這,林風突然有個疑惑,“那如果別的東西也值這個錢,是不是也能當錢用?”

和凝笑著點點頭,“這是自然,就例如前朝,因為熔錢成器屢禁不止,朝廷又無法負擔沉重的造錢消耗,幹脆實行錢帛通行。”

“布也能當錢用?”

“當然,兩匹帛價一貫,你拿一貫錢和兩匹帛有區別麽?其實也就這些年朝廷富裕,造的銅錢多了,銅錢畢竟比撕布方便,各地用帛才少了,你還年輕,不清楚,當初先帝為什麽攻打蜀國,不就是因為蜀國國庫帛成堆,朝廷正發不起俸祿,想用來解燃眉之急麽!”

“可是帛自己能織啊,那豈不是意味著大家自己可以在家織錢?”

和凝頓時笑了,“朝廷也從來沒禁止大家造錢啊,你要有銅礦山,你自己想造,只要別錫摻太多,弄成劣幣,朝廷也不管你,你要造多了,朝廷說不定還給你封個官呢!”

林風忙擺擺手,他才不會吃飽了撐的幹這種虧本的買賣呢!

突然,林風想到以前學過的課本上的《孔雀東南飛》: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非為織作遲,君家婦難為!

難怪都說焦母是惡婆婆,你兒媳婦天天在家織錢,三天織五匹,你還嫌慢,難怪人家要和離回娘家,難怪人家剛回娘家就被郡守相中,打算娶給自己兒子。

三天五匹,一個月五十匹,五十匹就是二十五兩,一年十二個月,就是三百兩,靠,他當初在禦林軍當侍衛時都沒這麽高的俸祿!

林風內流滿面,人家劉蘭芝不是家庭主婦,人家是高薪造錢骨幹技術人員啊!

難怪最後焦仲卿上吊,誰丟了這樣的媳婦,不得上吊,不心疼媳婦,也心疼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