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第2/3頁)

馮相來契丹就是為了上尊號的事,自然不會推脫,所以從第二天起,馮相就親自指揮起契丹君臣,準備述律太後的上尊號大典。

這天,林風像往常一樣,吃過飯,就晃悠到了王庭旁邊一個巨大的祭台。

這個是過幾天述律太後上尊號的祭拜天地的祭台,此時許多朝臣正在彩排過幾天的祭典禮儀。

說起來好笑,林風也是頭一次知道,古代各大祭典,也是要提前彩排的,就比如登基大典、比如這上尊號大典。

因為大典環節復雜且需要注意吉時,一旦出現差錯,很容易造成混亂,顯得不吉利,因此但凡大典,不僅要彩排,還得彩排多遍,保證大典那天一點不能出錯。

所以林風一走過來,就看到他爹馮相正和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站在一起,看著契丹眾大臣老老實實按規矩彩排。

看到他爹身邊的耶律德光,林風頓時不好過去,不由撇撇嘴,走到一旁。

這契丹皇帝耶律德光還真是他爹馮相的骨灰粉,自從他爹馮相來到王庭,這幾天這位皇帝總能有事沒事晃悠到他爹身邊,和他爹說話聊天,簡直不知所謂。

林風走到旁邊一棵樹下,倚著樹,和周圍看熱鬧的契丹牧民一樣看著遠處的祭台,實際上,卻在暗暗觀察契丹部落的實力。

契丹的軍隊和中原的軍隊有很大的不同,中原雖然也在說全民皆兵,可實際不是,每年只是選青壯入軍中,加以訓練,然後到邊關輪流戍邊,而契丹,因為是遊牧民族,天生就長在馬背上,再加上人口少,但凡男子,打起仗來就是整個部落全上,甚至有時女子也上。

所以觀察契丹的兵力,不用去軍營,只要看看部落有多少男丁,大體上就知道契丹最多能有多少兵力。

而這兩天經過林風觀察,林風大約估算出王庭周圍的男牧民大約在十五萬,感謝上一世的IT,他頭一次發現原來用的估算計數居然還有點用。

而王庭周圍都是王族和八大部落的牧民,這些可比那些遊散牧民配備和戰鬥力強多了,算是契丹的精銳,所以林風估測,契丹如果傾巢而出,精銳怎麽也得在十萬以上。

當然這還只是精銳,要不知道八大部落下面,還有許多小部落,所以要湊湊,幾十萬大軍還是能湊出來了。

而且契丹還多騎兵,林風摸著下巴,果然是一塊難啃的骨頭。

做了一會數據分析後,林風擡起頭,看到耶律德光還在他爹馮相身邊,頓時很是不快。

這混蛋一來就霸著他爹,他都快和他爹說不上話了,你說你好歹也是堂堂一國皇帝,怎麽能這麽黏著別國宰相呢,真是一點都不知道避嫌!

大概是林風目光有點明顯,耶律德光正和馮相說著話,突然一轉身,正對上林風的目光。

林風忙低下頭,避開耶律德光的目光,並且心裏捏了一把汗,這家夥好生敏銳。

祭台上

耶律德光看著下面的林風,皺眉,“這孩子好像是先生帶來的。”

馮相面色絲毫不變,“這是臣犬子,小兒無狀,還請陛下見諒。”

“犬子?兒子的意思麽?”耶律德光問。

馮相這幾天和耶律德光相處,已經知道這位的漢話雖然能說,但著實不怎麽樣,也不知道某人怎麽教的,笑著說:“正是,這是中原對自己兒子的謙稱。”

耶律德光很認真地記下,又問道:“朕以前讀書時,常聽到這個子,那個子,都分不太清,先生素來博學,朕可否請教一二。”

“陛下客氣了,陛下盡管問好了。”

“孔子?”

“此儒家之聖人也!”

“孟子?”

“此儒家之亞聖也!”

“老子?”

“此道家之大賢也!”

“這個為什麽和前兩個怎麽不一樣?”耶律德光不解。

馮相細心地說:“孔子和孟子兩位聖人所創的是儒家,而老子大賢所創的是道家,自然不同。”

耶律德光似懂非懂,不過心裏覺得馮先生果然好厲害,什麽都知道。

“那老子,剛剛先生說是大賢的意思?”耶律德光問。

馮相雖然覺得這理解有些出入,不過還是點點頭,“老子,道家之大賢。”

就在這時,一陣馬蹄聲由遠到近,很快,一個身體魁梧,和耶律德光長得有些像的契丹男子騎馬飛馳而來。

到了祭台,契丹男子翻身下馬,看到祭台上的耶律德光,直接大喊,“二哥,我回來了。”

“牙裏果,你怎麽這麽晚才回來,你再不來,可就趕不上母親的大典了。”耶律德光熱情地擁抱自己的弟弟,抱怨道。

“我這不是去給娘準備賀禮麽,看,我剛剛獵了一只熊回來,”耶律牙裏果指著後面隨從擡著的熊,還有許多獵物。

耶律德光看到大喜,拍拍弟弟,“好樣的,不愧是草原上的巴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