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回了東荷苑,四……(第3/4頁)

這話說得平常,可非樂聽後卻嚇了一跳,他不敢接宋引玉手裏的信,面露不安道:

“夫人,大人您若是有個好歹,大人會要了小的命。”

宋引玉抿緊唇,他強硬地拉過非樂地說把信塞給他說:

“非樂,我若不去,謝臨安會有性命之憂。”

非樂神色一變,不知被宋引玉嚴肅到極致的神情給鎮住了,還是被她的話給鎮住了。

他沒在說話,呆呆地看著手裏的信封。

“好了,快去躲起來,記得戌時一定要來接我。”

非樂被宋引玉推著走,最後實在拗不過一咬牙聽了她的話趕著馬車走了。

但他並未回城,只是到了一個不遠處的矮坡後藏起來,這位置隱蔽,可能看見五裏亭的情況。

很快,非樂就見到一輛車在五裏亭停下。

宋引玉與一個年歲頗大的婦人攀談幾句後,就上了車走遠了。

他捏緊了手中的信,心裏又急又憂,仍不敢跟上去。

“多謝大娘,我只要見見我家那口子,看他還活著心就安了。”

宋引玉皺緊了眉頭,苦巴巴地說到。

那大娘也是個好心的,聞言嘆了口氣,她拍了拍宋引玉的肩膀說:

“妹子命苦啊。”

宋引玉笑了一下沒說話,整張臉看起來卻更苦了。

原來沈歸為她想得法子,便是買通了每日給堤壩送飯菜的廚娘。然後編了個命苦的婦人,丈夫被送去修堤壩,她四處求助只想再看他一眼的身份。

這樣宋引玉就能跟著混進去了。

混入之後,她會在飯菜裏下藥,藥也是沈歸找來的。

這藥會給人造成身體不適,譬如發熱腹瀉,看起來很像是得了瘟疫。

這樣一來,堤壩上必然生亂。

這裏一亂,沈歸再讓人在城中造勢,很快巫河堤壩之事就瞞不住了。

想著宋引玉摸了摸藏在腰帶中的藥。

大娘架著板車車輕車熟路地往目的地走去,沒多久就到了。

此時離堤壩還有段距離,可是已經有官兵把守了,他們嚴禁在外人進出。

連大娘帶著宋引玉進去,見她是個生面孔都仔細地盤問過後,才放行的。

大娘原本每日都會帶人來幫她。

一般是她手裏的學徒,有時會是她女兒,今日宋引玉的身份是她的侄女。

通過第一道關卡後,又走了約有一盞茶的功夫才終於到了。

宋引玉下了車,站在一邊讓人擡下了板車上的大木桶。

隨後她不動神色地打量起四周,不敢看得太明目張膽,遂只能稍稍擡眼,見了大致是什麽情況就垂眼不敢亂看了。

巫河原本河面寬廣,築了高滴,是條很大很寬的河。

這會兒卻是一片狼藉,河面顯了河床,發到處都堆著石頭泥巴。

而河下來來往往百姓卻腳不停地幹著沉重的活兒。

他們穿著短打,一身被太陽曬得黝黑,身上還有些鞭痕。

一個個用人力搬動起這一塊塊大石頭,重得臉都扭曲了都不敢放下。

旁邊的士兵只要一見有誰停了,立馬就一鞭子抽過去。

被打之人也除了縮縮脖子連嚎一聲都不敢。

明明該熱火朝天幹活的景象,愣是除了石頭碰撞聲和官兵甩鞭子打罵之聲外,那些幹活的人,沒發出一點聲兒,顯得有幾分詭異。

此時太陽西落,天邊紅得像被血染過一樣,猩紅的光撒在人身上,一幕幕看去,竟是宛如人間烈獄,

宋引玉心中不忍又憤怒,但眼下不能沖動

壓下翻湧的心緒,她扭頭看到木桶已經全部擡下來了搬入了一個臨時搭建的棚子裏。

宋引玉跑上前一一道謝過,待官兵全部離開後,她看了一眼正和領頭得說笑的大娘,然後冷靜地掏出藏起來的藥倒入兩個裝滿食物的木桶。

連那個單獨裝的食盒她都沒放過。

她剛做完一切後,大娘已經帶著領頭的官兵走過來了,將食盒裏的酒菜遞給了他。

隨後兩人開始熱火朝天地忙起來。

兩個木桶裏,沾了些葷腥的飯菜是普通官兵的。

而做苦力的百姓能吃的是加了糠做的稀粥和一個窩窩頭。

那兩樣東西,宋引玉光是看到都覺得刺嗓子,卻是這些人每日吃的東西。

宋引玉拿起大勺子給這些人舀粥,她盡可能地多舀些,想讓人吃飽。

她一個個看去,見到的都是麻木平靜的臉。

這些人仿佛已經放棄了希望在這等死一樣。

宋引玉加快了動作,只想盡快離開,她實在不忍再看了。

直到她看到了一張熟悉而又陌生地的臉。

她驚愕地甚至忘了勺子裏粥倒進他碗裏。

大娘剛好給士兵打完飯,走過來撿起窩窩頭塞給那人,又高聲喊道:

“下一個。”

宋引玉這才驚醒,把粥倒進他碗裏。

那人似是也察覺了不對,臨走前眼神裏有了絲異樣,他若有所思地多看了一眼宋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