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二七

換位賽開始的這天,仁王還去後山轉了一圈。

自從發現了後山這一塊“福地”之後,仁王偶爾會在訓練結束,或者訓練間隙時翻墻出去。雖然理論上,後山只接受“失敗者”,但仁王跑得快又不靠近小木屋的話,完全可以避開三船教練的視線。或者說,是假裝避開了三船教練的視線。

他可以避開監控,但那樣一來或許訓練營的訓練師會直接拉響警報,那就不符合他的初衷了。

那天從小木屋離開的時候,他給三船教練提了一些建議,靈感來源於狹霧山考核。

過幾天後他發現三船教練接納了他的建議,因為他的夥伴們在進行野外求生考核的時候,山上多了不少陷阱。

又要保護氣球,又要躲避鷹爪,還要注意山上的陷阱……

大家都玩得很開心嘛,仁王想。

並不知道所謂陷阱是來自於仁王提供的建議的其他人聚在一起抱怨三船教練,仁王附和著點頭。

“……但是仁王你為什麽又跑到這裏了!”向日指著他,“你們勝者組在訓練營這麽閑嗎?!”

“好像明白仁王你為什麽總是知道一些渠道不明的資料和訊息了。”柳則是有了另外的領悟,“經歷得越多膽子越大,所獲取的信息越多嗎?”

乾在旁邊點頭:“許多資料當然是要身臨其境才能有所領悟!所以教授,為了收集資料,我們完全可以……”

“停。”柳止住乾的話語,“博士,風度,禮儀。”

乾:收集資料為什麽還要在意風度?!

仁王神出鬼沒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同一個球場的其他人幾天下來也習慣了這一點。

在仁王的訓練進度從來沒落下,還時常提前完成的前提下,大部分選手並不太關心仁王到底是去做什麽。跡部始終認為仁王是找其他地方特訓去了,因此他在訓練之余也給自己加量,比如在健身房鍛煉體能,或者在晚上找球場,去完成默認的“七球對決”的“球場規則挑戰”,再利用七球對決的機會,和夜晚的球場進一步開發自己的招式。

甚至鬼都沒想到仁王是跑到後山去了。

哪怕是訓練營裏的高中生,都默認只有敗者組會去後山,會獲得一個在魔鬼訓練後從地獄裏爬出來的機會。而勝者組,則會留在訓練營,接受更溫和也更科學的訓練。

確實,明明是勝者組卻去後山,算是一種破壞規則的行為。

但考慮到仁王並沒有真的參與敗者組的訓練,他的後山之行更像是觀光,三船教練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當然也有仁王實力足夠強的關系。

三船教練也是“實力論”的奉行者。

他可是訓練營的總教練,U17規則的默許者。也許勝者組的規則是黑部和齋藤制定又一步步完善的,但作為總教練的三船如果不支持這樣的規則,訓練營怎麽會不斷深入推行這樣的優勝劣汰的法則呢?

實際上那天仁王走之前,三船教練也給了仁王相應的“建議”。

如果那些話真的算是“建議”的話。

“小鬼,實力與所背負的責任,和應當背負的他人的期望,是相互對應的。永遠懷著想要贏,一定要贏的心情去打球吧!”他說,“人們只會記住勝利者!”

從因材施教的角度,是三船教練認為,仁王可以做到背負更多。

看上去對網球開始迷茫的人,三船教練會用刺耳的話語讓他“想清楚到底為什麽握住球拍”,網球道路不清晰的人,他也會惡語相對表示“不知道打的是什麽,四不像一樣,站在球場上的到底是誰啊”。

兩年前平等院到後山敗者組時,年輕的雄獅表達了要做訓練營第一人的意願,當時三船教練的說法便是,“那就永遠贏下去,失敗者是永遠做不了第一人的”。

三船教練在網球界的風評好壞參半,但誰都不能否認他執教的成績。

就連越前南次郎都會在提到三船教練時露出“有些傷腦筋”的表情。

仁王聽到過許多次類似的話。

除了種島時常會讓他放松一點,不要太著急,其他人似乎都希望他成長得更快一些,也承擔得更多一些。這種反差讓仁王感到微妙。更微妙的是,仁王反而更想在種島面前展現出自己的實力,然後,打敗曾經教導了自己很多的前輩!

不需要出場,仁王便在球場換位賽這天又去跑了一趟後山。

他沒有到能遇見敗者組的位置。有時候他進山只是想找一個更舒適的晨練方式。在呼吸法狀態下,翻山越嶺反而能讓他感受到自然的呼吸,比起繞訓練營跑圈要有意思得多。

換位賽的單打三是藏兔座對戰中河內外道。

一年前的關東代表隊與高中生聯隊的比賽,中河內的對手是真田。那場比賽的結果,是中河內輸得很慘,幾乎輸掉了他作為高中生的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