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二八

仁王是這場比賽的單打二。

關東大賽前的正選選拔賽多少改變了一些他在網球部裏的定位。幸村願意讓他繼續嘗試雙打,但也會要求他維持一定的單打威懾力。

“既然擁有這樣的實力,不用就浪費了。”他們的部長看著他時眼睛裏仿佛蘊含著星空,“你明白的吧,仁王,中學網球界衡量人的實力,主要還是看單打戰績。你既然已經成長到了這個地步,就得去爭取更多才行。”

不管是集訓還是選拔,甚至是一些屬於運動員的專屬推薦機會,考核的基準大多是看單打戰績。網球界的實力選手排行,也大多是單打選手。

不管在哪個層次的比賽,單打選手都擁有遠超於雙打選手的星光。

如果雙打很強,就像是山吹的王牌雙打,大家更多是記住他們的默契,而不是他們各人的個性。

單打選手則不同。幸村已經有了“神之子”的名號,真田也隱約被稱為“皇帝”,反而是仁王目前為止沒有一個足夠有代表性的稱號。人們喊他“不可捉摸的男人”,“神秘的家夥”,卻沒有一個足夠有標志性的“代號”。

幸村認為這樣不行。

仁王想了想:“四大天王不算是代號嗎?”

幸村:“……那又不是你一個人的。”

所謂四大天王是指立海大一年級成為正選的四個人,在立海奪冠以後就被網球周刊稱為“四大天王”。這其中,幸村最為耀眼,其次是真田。當時的仁王和柳確實優秀,在一年生中也驚才絕艷,但相對於整個中學網球界來講並不屬於最頂尖的那個層次。

不論網球周刊的認知與真實情況有多少差別,現在的實力評估又與當時相比有怎樣的變化,四人組在立海大內部的權威是不可動搖的。

總的來講,除了真田以外的三個人都對“四大天王”這種稱呼不太能欣賞。

那段時間正好在研究華國文學,打算修學旅行去華國的真田,還特意找出了《封神演義》小說,專門在網球部開了個專題講座,講述他理解中的四大天王。

再有趣的故事到真田嘴裏都會變得無趣。仁王寧願自己抱著原文書啃也不想聽真田夾雜著過多個人理解的“講述”。

那次的講座非常失敗,幸村,仁王和柳依然對“四大天王”這個稱號敬謝不敏。

總之,和幸村和真田比,仁王現在還算是“名聲不顯”。幸村在為仁王的未來做考慮,認為他需要打出名聲。

仁王也並不排斥出風頭。他很樂意在大舞台上進行“表演”。

他的對手,是今年在東京賽區脫穎而出的千石。

驚人的動態視力,靈巧的打法,對比賽局勢的判斷能力,以及在任何場合都能如魚得水地與人交流的賽場之外的社交能力。

以雙打揚名的山吹,一口氣出了兩個單打強悍的選手,以至於大家紛紛議論,是不是伴田老師這兩年非常虔誠地去燒香了。

仁王對自己的實力有自信。

他也看過柳提前提供的關於千石的資料,並且看了柳在社辦播放過的千石比賽的錄像。他認為自己對戰千石,有著足夠的實力優勢。

他走上場前摸了摸自己的護腕,移動了一下,卻沒有選擇摘下來。

網球部從二年級開始長期戴負重,現在的正選中,除了切原沒有以外(考慮到發育期和剛接觸高強度訓練以後的實力快速增長期),其他人都帶著塞了鉛塊的護腕。比賽時自行決定要不要取下來。剛才的比賽,真峪就取下了護腕,毛利也是(他的招數對關節要求很高,需要精細控制力量和活動空間),丸井也取下了,柳卻沒有。

仁王沒有受傷的憂慮,又進入劍技練習的新的階段,自然會選擇一直戴著負重。他需要進一步加強自己的力量,和在負重下對力量的精細控制。

千石具有卓越的觀察力。

他早就從之前的幾場比賽中發現了端倪,在賽前和仁王握手時看了一眼仁王的手腕,笑道:“好像被小看了呢?”

“沒有哦。”仁王一臉無辜道,“怎麽會小看千石君呢?”

“啊呀,被小看也沒關系的。”千石的笑容依然開朗燦爛,“畢竟仁王君如此聲名在外。”

他確實並不生氣。在他看來,“被小看”,也是一個機會。利用對手的疏忽,抓住對手的漏洞,慢慢掌控局面,這也是千石擅長的打法。

仁王從千石的這句話中,發現千石並不是一個很好對付的對手。

不過……

也該讓山吹的人明白,立海大的真正實力了。

之前的兩場,都是特意安排的“教學賽”。立海大的權威,可不是那麽容易就能夠推翻的。

仁王的眼神裏還帶著一絲漫不經心,看上去並不算太認真。這種神態很容易激起對手的怒氣,千石卻與之相反。仁王從千石身上感知到的只有冷靜,和恰到好處的興奮。他的眼神很亮,臉上的表情讓人看了就覺得雀躍,真正的情緒卻像是平靜的湖水,風只吹起漣漪,卻不會掀起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