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十六

幸村並沒有接受狄堂關於“讓兩個正選帶著非正選們去見見世面”的縣大賽安排的建議。他給出的理由是“現在的隊伍還沒有經過磨合,剛好縣大賽可以測試一些出賽陣容”,從第一輪開始就讓全正選出戰。立海大也因此勢如破竹,前兩輪都是三場6-0拿下的比賽。

打過之後幸村也了解了狄堂為什麽會那麽說了。縣大賽的前兩輪遇到的對手甚至不能用“像樣”來形容,讓部裏的非正選來也有壓倒性的優勢,在這種情況下,讓非正選體驗一下大賽的氣氛也算是一種不錯的“福利”。

不過再讓幸村選,他還是會選擇全正選出戰。他的目標始終是全國冠軍,那麽每一個練兵的機會都不能浪費。至少這兩場比賽對雙打陣容的試驗,他發覺了仁王和柳似乎有種奇怪的化學反應(柳:不這是你的錯覺),在雙打時能發揮出1+1>2的效果來。

可惜柳比較抗拒組成固定的雙打組合。而反過來說,仁王和柳本身的打法讓他們都很擅長去配合別人,在雙打中的發揮都有亮眼之處,而單打上也有自己獨特的風格,進步空間也很大,就這樣定死成一個組合,也確實有些可惜。

立海大在縣大賽前兩輪的成績並沒有出人意料。讓眾人所側目的,是立海大今年亮相中學聯賽時,作為部長登記的,並不是之前其他學校預測的狄堂,而是作為一年生的幸村。

部長為什麽會是一個一年生?

立海大內部發生了什麽?

結合冰帝在兩周前就爆出的“入學的一年級新生在網球部打敗了一眾前輩成為了部長”的消息,再看看現在的立海大——

難道這兩所學校,就連“新生革命”也是相似的嗎?

網球周刊試圖以“新生”為專題做一個專訪,邀請發到立海大,幸村拒絕了。他覺得沒什麽必要去宣揚“以下克上”這件事。

目前他和前輩們的關系正處在一個危險的平衡之上。他平日裏的態度和壓倒性的實力優勢讓網球部的前輩們選擇了臣服,所以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前輩退部。而立海大留下來的這些前輩們,特別是成為正選的這幾個,實力並不弱。幸村認為他們是今年制霸全國路上不可或缺的拼圖,因此不想因為這種無畏的采訪而讓前輩們變得敏感。

反倒是冰帝那邊接受了采訪。

采訪出來那天正好榊教練和立海大聯系了新一年的第一次練習賽,將練習賽時間定在下一周的周二(周末要進行縣大賽的比賽),由立海大去往冰帝(通常來講,按照慣例,每年的兩次練習賽,第一次是立海大去冰帝,第二次是冰帝來立海大)。

幸村在社辦掛了電話,仁王和柳正好走進來。柳的手上還拿著雜志。

“幸村,你最好看看這個。”仁王忍笑道。

“怎麽了?”幸村有些好奇。

“冰帝的跡部君真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人。”仁王對著幸村眨了眨眼,“你會這麽覺得的。”

這段時間下來,仁王已經充分了解到幸村並不如他的臉那麽“不食人間煙火”。除去在網球上有霸道的一面,平日裏幸村也是個溫柔的人。會喜歡花花草草,脾氣也很不錯,也有點喜歡看熱鬧的小愛好。

這並不妨礙他是網球部的“大魔王”,只是形象更鮮活了以後也會讓人覺得更親切。

當然,這樣的親切建立在實力的基礎上。仁王明白,是因為他的實力已經過了幸村所認為的“底線”,才會被自然而然接受。這種很隱晦的傲慢並不惹人討厭,反而讓人覺得正應該如此。而在看熱鬧這一點上,仁王自認和幸村有著相似的“雷達”。

網球周刊他有訂,早上在家就看完了,當時就對裏面那篇跡部的采訪記憶深刻。一年前他還在感慨跡部財團開在小鎮上的俱樂部每天都在虧損呢,作為跡部財團的“小少爺”,跡部果然沒有“辜負”他的期待。

他當時就想找朋友們一起“鑒賞”一下這篇采訪,只可惜和系統吐槽只能起到反向效果,像是一個人在唱獨角戲。

到學校發現柳果然也拿了一份。

路上他已經和柳討論過了。只是柳的看法大多集中在跡部本人的實力上,試圖從采訪裏挖掘一些數據,這又讓仁王覺得沒趣。果然,看熱鬧還是要找幸村吧?

在社辦看到幸村時,仁王就迫不及待地向幸村推薦了這一期的網球周刊。

距離訓練開始還有一段時間,冰帝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對手,幸村便從善如流接過了網球周刊。

這一期網球周刊的重點采訪頁就是冰帝的內容,還有一整夜的跡部的大彩頁照片,上面的跡部坐在冰帝網球場邊的台階上,手肘撐著膝蓋,眼神裏帶著睥睨的色彩,一副“看本大爺打下的江山”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