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投降(第3/4頁)

只是,此時此刻,被決勝之戰吸引了全部注意力的滿朝文武,誰都忽略了一個問題:太子,似乎還沒有被送回汴京。

*

就在萬眾矚目當中,燕晉的大軍行軍到了距離鎮南王大軍的三十裏開外,竟然就停住了,大軍直接開始安營紮寨了。

鎮南王磨刀霍霍,只等和燕晉來殺個痛快。

卻不料對方卻突然間不動了,頓時就奇了怪了,又耐心地等了兩天,燕晉還是不動。鎮南王實在是心中迷惑,就召喚了自己最信任的軍師——葛先生過來問計。

葛先生此人實在是諸葛在世,在他的幫助下,鎮南王順利拿下了附近的幾個小政權,壯大了實力。

鎮南王本人確實有點兒匹夫之勇,還好他也有自知之明,很能夠聽進去身邊人的意見,在面對強敵這樣奇怪的舉動,鎮南王當然選擇求助於葛先生。

卻見葛先生笑了,問了鎮南王一個問題,

“主公,可聽過空城計的故事?”

鎮南王五大三粗歸五大三粗,也還念過幾本書,心想,我們打的是遭遇戰,又不是守城之戰,這關空城計個屁事?

但是再問,葛先生就不說話了,只是看著天空,搖搖頭。

鎮南王一頭霧水地走了,眼瞅著對面和原地野營似的,心急如焚中,竟然腦子靈光一閃——諸葛亮彈琴退敵,不是掐準了司馬懿害怕鳥盡弓藏麽?

鎮南王別的不說,他可是永嘉帝的親弟弟啊!要說論對永嘉帝的了解,鎮南王也算是能排上前幾名了。畢竟永嘉帝可是殺了老婆全家的狠角色,鎮南王當初之所以被發配到邊境,也不是因為他雖然是親弟弟,但是立儲的時候也是熱門人物麽?

要不是鎮南王這人還有點本事,低調做事,連兒子都送汴京去了,哪裏有今日的光景?

鎮南王一想通了這件事,連忙又去找了葛先生,請葛先生支個招兒。

葛先生嘆息一聲,義不容辭地接下了去遊說燕晉的活計。鎮南王十分感動,目送葛先生出了營帳,希望他順利歸來。

鎮南王了解永嘉帝,姜小圓了解自家食人花。一直到了看見了老熟人葛先生來了營帳裏,姜小圓還有什麽不明白的?

因為——葛先生特娘的竟然是來勸降的。

是的,皇帝在打著漁翁得利的算盤的時候,巧了,她家食人花也是這麽打算的。

而且比起皇帝的白日做夢,陳秋在開始平定江南的時候,就已經行動力超強地開始布局實踐了。葛先生的勸降,當然就是這局中至關重要的一步。

是的,就在皇帝磨刀霍霍就等著燕晉贏了的時候,燕晉打算“投降”了。

但是作為一位“被逼到末路的忠臣”,突然間投降顯得有點兒崩人設,所以,就需要葛先生來配合做戲一場。

陳秋當然是接見了這位使者,然後將葛先生叫去了營帳裏“洽談”——其實就是去姜小圓那裏嗑瓜子啦。

姜小圓一臉做夢地看著葛先生,心想這都是什麽事呀……但是她還是很歡樂地和葛先生嘮嗑起來了他在鎮南王那邊的日常。

陳秋上次寫信的時候,交代給葛先生的,要他配合做一場戲。

要是從前,陳秋大概是不會如此信任葛先生,但是如今陳秋與其說是信任葛先生,還不如說是信任他家的小姑娘。既然小姑娘保證了葛先生的忠心,陳秋便當真用人不疑。光是這一點,也足夠叫葛先生心甘情願地做事了。

為了讓戲做得真一點,葛先生還特別狠,要求陳秋派人把他打了一頓,再把他丟回了鎮南王的大營。

鎮南王果然大怒,當即就不想繼續耗著了,幹脆就動兵得了,被葛先生給攔住了。

葛先生的意思也很好理解,他認為燕晉的態度已經松動了,只是礙於如今自己對永嘉帝的忠誠,還猶豫著不肯松口罷了。

鎮南王一聽,也有點猶豫了。

本來葛先生一開始說服他的理由就很充分,要是燕晉不和他打了,和鎮南王一起去打永嘉帝,那汴京還不是手到擒來之事?

聽說燕晉松動了,鎮南王當然是十分心動的。

於是鎮南王想了半天,同意讓葛先生再次出使勸降。

葛先生一直重復被打、被丟回來的步驟,愣是把鎮南王一個大老粗給感動了。一直到了第五次,奄奄一息的葛先生被擡著回來了,顫抖著手告訴了鎮南王,燕晉同意和他談了。

鎮南王大喜,被葛先生自強不息的精神給感動到,幾乎是握住葛先生的手,熱淚盈眶地表示,自己絕對不會虧待先生的。

葛先生差那麽一點點,就想幹脆投靠這個鎮南王算了。

鎮南王簡直比陳秋好糊弄一百倍,天下哪裏去找這麽好騙的人啊!但是想想那個恐怖的主子,葛先生打了個哆嗦,覺得以自己的軍事天賦,就算是投靠了鎮南王,打一百年也打不過那位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