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養虎為患(第2/2頁)

是的,這一世的陳秋,現在忠臣的美名,深入人心,和夢裏的抄家暴君判若兩人。

永嘉十五年春末夏初,江南總督燕晉調集江南各州府士兵,一路南下追擊大梁叛軍,沿路掃蕩各路小政權,百戰百勝,很快就穩定了大部分地區的形勢。

姜小圓送別了陳秋之後,沒有跟著過去,而是和秦九一起在鶴園裏等著捷報的傳來。

他這一走,就是走了兩個月。

期間不停有捷報傳來,不是今天收拾了個叛軍,就是打垮了某個小政權。

每當捷報傳來洪州的時候,官衙會貼上告示,不僅僅是官府為勝利而興奮,百姓們也會為捷報而歡呼雀躍、奔走相告。

倒也不是百姓們多熱愛大慶,只是誰也不想生活在動蕩中。

前段時間此起彼伏的造反讓百姓們惶惶不安,此時此刻,也只有百戰百勝的燕晉,才能夠給百姓們帶來安全感。

一開始朝廷本來送糧食給燕晉也是被迫之舉,朝堂上不是沒有反對之聲,皇帝更是惴惴不安,也害怕燕晉要是真心有不軌該怎麽辦?

誰料到燕晉卻當真平定叛亂去了,而且百戰百勝!

一時間,每天上朝之時,再也不是到處都是造反的消息,而是一封封振奮人心的捷報。

皇帝是龍心大悅,大臣們也是由衷地高興。

不管是民間還是朝廷,一時間,燕晉的名聲好到了極致,名望空前地高,幾乎成了整個大慶的將星,提到之時無不交口稱贊。

皇帝為此還處置了當初傳旨不力的李太監。

如果按照這個進度下去,這不就一個活脫脫的忠臣良將了麽?

只是,秦九卻也搞不懂陳秋到底葫蘆裏賣的什麽藥了。

他只以為陳秋在接手了永嘉帝送來糧草之後,就應該開始招兵買馬,繞路打過去直取汴京了……但是陳秋卻去平亂了,難道當真要去救太子不成?

秦九倒是想問,但是戰時送信也要不少時間,只能逮著姜小圓問了。

姜小圓早知道秋秋要救太子,卻也沒有搞明白秋秋的全盤打算,總歸是每天夜裏都要跑去夢裏抄家,於是就直接去問那只老狐狸了。

關於少年秋為什麽不直接繞去打汴京——本質上,其實是為了百姓。

兩年後,金人就會長驅直入,前世的重光帝就是因為先去阻截了大金,才被當時的永嘉帝切斷了後路,被殺了個措手不及。

如果陳秋此時去打汴京,他一登基,大金就會立馬打過來了,到時候他分身乏術,北邊亂,南邊也亂,民不聊生是自然而然的事。

所以,陳秋選擇了另外一條路——

他打著救太子的名號,朝各個州府借兵,借用朝廷的兵力平定江南的叛亂。果然,皇帝對他放心了,他調兵得無比順利,打得一路通暢,比起前世來說,要順利得多。

但是實際上呢——

陳秋在這短短的時間裏,手裏的兵馬像是滾雪球一樣,從一萬出頭,滾到了三萬之巨!

這多出來的兩萬人裏面,許多都是打敗的降兵,還有聽聞燕晉大名,自動前來投誠的江南各個州府的士兵。

因為皇帝信任燕晉、百姓們信任燕晉,各州府都想當然地縱容了這一切。

皇帝還在做著燕晉為他平定江南,坐穩自己江山的春秋大夢呢,殊不知,這位忠臣的手中的兵力,已經隱隱約約有了要超過鎮南王的趨勢了!

什麽叫養虎為患?

還是皇帝自己親自投喂出來的一匹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