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父子

康熙回到清溪書屋時, 馬齊在那裏候半天了。他是兵部尚書,需要協調各路人馬,想從四阿哥那裏了解烏蘭木通的詳細情況,更想知道太子的動向。

忐忑不安中看到皇上沉著臉走進來, 原本提溜著的心, 瞬間提得更高。

這個索額圖, 真是老糊塗了。他另外寫一封信, 就是讓索額圖斟酌著處理這件事。太子爺年輕, 沒做過阿瑪, 體會不到身為老父親的心理,索額圖可是有幾個孩子的人, 怎麽也揣測不出皇上的心思呢?

不但把皇上的病情公開,還派了四阿哥回來。

太子知道皇上病重, 不即刻返回,皇上內心就多少有些失落了,如今看到四阿哥這副模樣,這份失落或許就上升到對太子爺不滿。

“皇上,四爺可還好?”馬齊跟在後面,輕聲問。

“嗯, 睡著了。”雖然太子在信中說,是擔心他隱瞞病情,放心不下,所以讓四阿哥回來探究竟。但康熙明白,定是有人把自己的情況私下裏告訴了太子, 那這個人多半就是馬齊, 所以對眼前這人有些厭煩。

走到馬齊跟前, 腳步未停, 也沒看對方,直接進了裏間。

“朕這裏暫時沒事,你先退下吧。朕看一會兒奏呈,有事再叫你們。”

馬齊心裏更加不安,斟酌了片刻,小心地說道:“昨日雲南那邊遞過來的那本折子,當緊一些,說是旱情嚴重。錢知府申請朝廷撥糧救災。”

康熙這才瞟了他一眼,接著在一尺多高的奏呈裏翻揀:“昨日怎麽不提醒朕呢?這裏晚一天,那邊就可能餓死人。去把陳廷敬叫過來,看看周邊哪個省的余糧多,加緊往雲南調撥。”

馬齊是想著,不用提醒,依著皇上以前的理政習慣,最遲今日上午就能看到那份奏呈。若是提醒,不是顯得皇上怠政嗎?

正值風口浪尖上,不想再惹皇上不快。

“是奴才的錯。此事,奴才和陳大人、張大人,也討論過,尚未理出章程之前,不敢呈交皇上。”

康熙找到了雲南的折子,打開看,皺著眉道:“這麽簡單的事,還用什麽復雜的章程?先讓周邊的省調糧,再讓戶部往南邊撥銀子購糧,補足調糧省份的虧空。戶部銀子若是不足,去找納蘭明珠,讓他想辦法籌集。”

“嗻,奴才這就去辦。”

馬齊走了,康熙想讓人把皇後叫過來,幫他把這些奏呈分分類,哪些當緊的先看。像那些什麽地方有個什麽祥瑞了,什麽地方有名貞女需要立牌坊之類的小事,可以先放放。

又擔心別人說皇後幹政,只得作罷。

還是自己慢慢看吧。

皇帝這份差事,真不是好幹的,整日操心忙碌,大小事都得管,想長壽也長壽不了。他若是再活二十年,是五十七歲。歷史上有四百來個皇帝,超過六十歲的僅有五十來個。五十來個,看起來也不少,可他們有幾個能有自己這般勤政?

想到這些,康熙甚至能感受到自己的生命,在隨著一本本的奏呈悄然流失。

與清溪書屋的忙碌與沉悶相比,集鳳軒裏悠閑的很。

康熙離開後,佟寶珠就坐在葡萄藤下織毛衣。雖已進入夏季,但因為接連幾日大雨,溫度降下來了。微涼的風,帶著草木的清香,再加上頭頂的藍天白雲,真有點“風來難隱池中香”的意境了。

享受著這份難得的清靜悠閑,她特別感激太後。若不是太後管理著後宮事務,身為皇後,哪能有這般安逸的時候。

還有容嬤嬤和黃忠。

一個把孩子們照管的很好;一個把她身邊的事務處理的很好。

除了要把康熙伺候好之外,幾乎什麽事都不用她操心。

至於織毛衣,一是想消磨時間,二是哄康熙開心。自從生了孩子之後,就沒心思看書了。

做什麽都心不在焉。

正適合做織毛衣這種不用費心思的活兒,手上忙著,不耽誤想別的事。

大約織了有半個時辰的樣子,看清溪書屋那邊一直沒過來人,佟寶珠想到四阿哥這會兒也不知怎麽樣了,站起來活動了活動胳膊和腰,準備去觀瀾軒看看。

走到大門口,迎面遇上了梁九功和黃忠。

“奴才見過娘娘。”兩人同時低下身子,行問安禮。

黃忠是承乾宮的總管,平時裏見皇後,都是有事直接稟報,再或者是行打千兒禮。現在與梁九功在一起麽,就隨著對方施大禮了。

每當這個時候,黃忠就覺得自己又高了梁九功一頭。

乾清宮的總管,是紫禁城最得臉的公公不假,可皇上見了皇後都小心哄著呢。他去乾清宮不用看梁九功的臉色,梁九功來了承乾宮或是集鳳軒得看他的臉色,或是央求他幫襯著。

究竟誰高誰低?

就像是此時,兩個人在一起,先由他稟報。

“啟稟娘娘,奴才剛從觀瀾軒過來。四爺正睡得香呢,旁邊有兩名奴才伺候著,娘娘不用擔心。奴才給他們交待了,四爺只要一醒,就過來稟報。”黃忠接著又道,“伺候的奴才是冬草和劉福,都是四爺用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