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又是一年中元節。(第2/3頁)

但是到底是變了的,比如一天到晚躲在屋裏不出門的李蓁蓁,和李年慪氣的吳姨娘,還有心思叵測的李叢。

李桑桑依稀聽說了家中的爭執,李蓁蓁不願意嫁給沈桐,在家裏鬧著絕食,而李年絲毫不讓步。

李桑桑沒有管這件事的打算,這樣想的似乎不止她一人,王氏閉門不出,李叢臉上關切,實際上是在等著看戲。

李桑桑悄悄嘆口氣,對家中的一切都感到有些煩躁。

但家中的這丁點煩惱和宮裏的事比起來根本算不得什麽事。

李桑桑靜靜等待著宮裏的變化。

接下來就是徐貴妃成為徐皇後,還有高桓成為太子。李桑桑想到李蓁蓁的姨母吳美人也會在這一場浩劫中去世。

李桑桑對吳美人只有很淺淡的印象,她看得出來吳美人是一個懦弱的好人。

雖然吳美人的去世對李桑桑來說不是一件壞事,可是想到這樣沉默的好人去世,總是讓人心頭有難言的郁郁。

抽空的時候,李桑桑會想一想高桓。

不是思念,只是在探究。

和高桓決裂之時,他說出口的一句話,當時李桑桑沒有細想,其後漸漸覺得有些不對勁。

高桓說:“我對不起你。”

李桑桑知道高桓對不起她,前世的種種如今想起來,李桑桑還覺得很痛。

但是高桓為什麽會對她說對不起。

只有今生記憶的高桓,骨子裏隱藏著瘋狂的高桓,視他人為草芥的高桓會認為他如今對李桑桑的所作所為應當道歉嗎?

他在為什麽道歉?

高桓身上種種讓李桑桑感到不對勁的地方重新浮了起來,李桑桑只感到渾身有些發寒。

但是,如何求證?

李桑桑暫且想不明白。

轉眼到了七月,李桑桑心中的不安感越來越強烈,她有一種事情失去控制的焦躁。

她一直沒有打聽到吳美人的事,她安慰自己,宮裏的秘密不會輕易傳到外面,就算悄悄死了一個吳美人,大約幾個月後才會被發現。

但是這一天,她忽然聽說了,宮裏的吳美人觸怒了徐貴妃,徐貴妃盛怒要處置她,而太後將這件事攔下來。

兩方僵持的結果就是,吳美人被打發去守皇陵。

據說,是因為吳美人照料九皇子不當,所以被派去給九皇子守陵,用以贖罪。

吳姨娘和李蓁蓁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似乎天都要塌了。

但是沒人知道,李桑桑的恐慌比她們更甚。

吳美人竟然沒有死?

高桓他在其中起到了什麽樣的作用?

李桑桑知道前世的吳美人對高桓來說意味著什麽,他因為寵愛李蓁蓁,而對吳美人愛屋及烏,因為李蓁蓁的關系,他登基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將吳美人的墓遷到了妃陵。

他要在所有地方給李蓁蓁體面。

如果是那個時候的高桓,一定會盡量阻止吳美人的悲劇的。

李桑桑的指尖掐入手心,她遲緩地察覺到疼痛,緩緩放開,有一種遲鈍的痛。

另一重疑問浮現在她的心頭。

她開始感到糊塗了,若高桓還是這樣珍重李蓁蓁,為什麽卻對自己糾纏不休?

她思考得很痛苦,卻怎麽也想不明白。

窗外,掬水從院門處跑了過來,隔著窗子對李桑桑笑著說道:“三娘子,吳王殿下過來拜訪老爺了。”

她說完捂嘴偷笑,在打趣李桑桑和高樟。

但也許李桑桑的表情太過淡然,掬水笑了一下就訕訕地放下了手,然後她好奇問道:“就在書房呢,三娘子不偷偷過去看看?”

李桑桑不明白高樟有什麽好偷看的,她疑惑地看了掬水一眼,但掬水看著她的表情是同樣的疑惑,然後掬水嘆了一口氣:“三娘子,還是小孩子呀。”

李桑桑沒有料到高樟在看完李年後會來到她這裏。

相比她而言,高樟還是比較守規矩的。所以李桑桑根本沒有想過,高樟會偷偷過來看她。

這種事,若是高桓來做,就合理許多。

將近黃昏的時候,高樟來到她的月洞窗下,他向裏面喊道:“桑桑。”

李桑桑驚訝地推開了窗,她看見高樟的眼神在昏暗的時候很亮,高樟問她:“桑桑,要同我出去走走嗎?”

李桑桑想了想宮裏的風起雲湧,她急需了解一些尚未掌握到的信息,於是她點了點頭。

高樟看起來有些欣喜。

高樟和李桑桑一同走出了李府,沿著朱雀大街一直往南走,直到走到曲水河畔,看見黑沉沉的水上飄著許多的河燈,高樟皺了皺眉,有些懊惱地說道:“我竟然忘了,今日是中元節。”

中元節,長安人會來到河邊,放走河燈,期待河燈能將亡者送去安寧之地。

所以,中元節實際上就是鬼節。

李桑桑笑了笑:“殿下,有你在身邊,我很安心,是不是中元節又有什麽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