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第6/7頁)

皇帝李治掃階相迎。

武媚娘對其欽慕不已。

可惜,現實給了他無情的一耳光。

第一次決定表現自己,就差點被人當妖怪溺死。

本來已打算安穩過一生,畢竟,做蕭嗣業的二子,比起大多數人,起點已高得太多。

足夠一生衣食無憂。

但在遼東,在百濟,在倭國,親眼見識蘇大為的威風。

見蘇大為翻掌間撫百濟,滅倭國,平高句麗。

威懾新羅。

那時尚年輕稚嫩的蕭禮,內心受到極大的震蕩。

原來,這世上並不止我一個是穿越者。

原來,還有穿越者,能在這時代混出頭。

他那時候,一方面震動,一方面也生出深深疑惑。

為什麽,憑什麽,大家都是穿越來的。

我便被當做妖怪險些溺死。

你蘇大為,一個從不良人起步的草根,卻能到如此高位。

他開始暗中了解蘇大為的一切。

越了解,就越覺得不可思議。

而當蘇大為在倭國建立不良人組織,去瓦解舊貴族勢力,扶持底層百姓變革時。

蕭禮大受鼓舞。

他終於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意義和位置。

雖然,他不是那個首倡者。

但蘇大為玩的這套,他熟悉啊。

這不就是咱們自小學過的“屠龍術”嘛。

教員千古!

只要參與到這場大變革裏,至少也是個從龍之功吧?

或者說,至少能混個淩煙閣的功業吧?

蕭禮的心頭一片火熱。

終於找到了人生價值。

直到,再次遭遇重挫。

蘇大為被李治一紙詔書招回。

倭國的事,中途夭折。

這其中,最心痛的莫過於蕭禮。

沒人比他更了解,這種變革的威力。

沒人比他更期待,把倭國,乃至大唐,變成他熟悉的那個環境。

但是沒了。

蘇大為一走,剩下的人也作鳥獸散,蕭禮一人獨木難支。

只能眼睜睜看著倭國的變革停滯,直到倭王高市回歸,局勢崩潰。

變革的火滅了。

蕭禮不得不返回大唐。

那段時間,他異常焦慮,痛苦。

那是一種人生好不容易找到意義和方向,一種天生我才必有用。

結果被現實狠狠一耳光打回來的痛苦。

經過漫長的思考。

他將一切失敗歸於蘇大為。

“這就是買辦的……軟弱性,蘇大為在大唐有太多的好處和利益,他舍不下。

若變革不徹底,等於徹底不變革。蘇大為的歷史評價,最多是覺醒裏的獨秀吧,不,可能還不如。

真要推動變革,還得我來。

我來做這時代的教員!”

龍首原的群峰之上,一個自負曠世奇才的青年,仰天怒吼。

他把那一年,自己定為大唐覺醒的元年。

自那以後,潛心向學。

花了三年時間,在倭國失敗的基礎上,走遍大唐,補充調研,充實理論。

直至著書立說。

向底層百姓,傳播他的理論。

並將歷年作戰得到的賞賜財賦散盡,招攬人手。

先從行伍中的袍澤開始,從昔年一起征倭國的那些不良人骨幹開始。

開始是最難的。

但他堅持做下去。

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

到第五年的時候,環顧左右,竟已聚起一張網。

無數英賢皆聚在他身邊。

口稱矩子。

蕭禮終於也享受到,蘇大為當年在倭國那種一呼百應的威勢。

新建的組織,羽翼已豐。

可以開始進行下一步了。

從某方面來說,蕭禮在努力模仿蘇大為崛起的路線。

先成立類似不良人和都察寺的暗部組織。

結成網絡。

打通各方關系,悄然滲透拉攏。

身邊聚起一批狂信徒。

最後打通上層路線。

直到抱上武後的大腿。

完全是復制蘇大為的模板。

可是到搭上武後的線後,他也面臨昔日蘇大為同樣的困境。

往上,有一層天花板。

上面皆是宰輔之臣,世家門閥,名臣名將。

要麽加入,要麽打破。

打破是不可能打破的,時機不到。

加入,那不又是另一個蘇大為?

就算蘇大為這種戰功,還得苦熬資歷。

何況他蕭禮。

而且李治,並不好糊弄。

一旦被李治察覺,就會是滅頂之災。

特別是還有蘇大為這個變數存在。

當蘇大為從蜀中,挾著治疫成功,滅吐蕃的大功回來。

蕭禮徹夜難眠。

他終於下定決心,行刺李治。

要亂。

只有亂,才有機會。

若天下太平,以他蕭禮之才,恐怕到老了,都一事無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