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第3/4頁)

靜好當初就是在禦花園出事的,事後因為靜好和小保康母子平安,所以康熙才沒有大開殺戒,但是連禦花園的大太監都被打了板子,更別提因為疏忽職守而導致靜好早產的小太監了。

八十大板下去,小太監的小命就沒了。

本來隨著康熙處罰了鈕鈷祿妃之後,事情就該塵埃落地了,至少表面上是這樣的,但是誰知道前幾天卻有人偷偷到禦花園去祭拜那個死去的小太監,而這個人恰好就是景陽宮的粗使太監。

“你剛剛也說了,他們既然是老鄉,那麽他去祭拜不是也很正常嗎?”靜好問,雖然說宮裏是禁止私下祭拜的,但是如果他們關系真的那麽好的話,那個粗使太監鋌而走險去祭拜也說得過去。

尤其是時下的人很信奉鬼神之說。

“但是問題是,景陽宮那個粗使太監一邊祭拜的時候一邊哭著說對不住他!”楊梅當時一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瞬間就來勁兒了,後來經過一番深入調查之後,楊梅才知道那個粗使太監不久前曾讓人幫忙給自己家裏人送了一大筆銀子。

說是說那是他這些年積攢下來的積蓄,但是像他那樣的粗使太監,連三等太監都不如,幹的是最累最臟的活兒,拿的是最少的俸祿,再給他一百年時間,他怕是也沒有辦法攢下那麽多積蓄來的。

“主子,您說會不會那個小太監真的被人收買了,只是為了掩人耳目,他讓人把銀子交到那個粗使太監的手裏,想著這樣就不會讓人懷疑他被人收買了?”

“結果沒想到最後自己沒了下場,那粗使太監又見財起意,打算私吞了那筆錢,因為良心過意不起,所以才會在私下祭拜他的時候忍不住真情流露了?”

靜好:“……”

楊梅這話說得,簡直讓她無處可(反)駁。

至少她說得是挺合理的,而且邏輯閉環,再加上畢竟如果真的是景陽宮的人幹的話,那麽也不能說完全沒可能。

因為在她懷著孩子的時候,因為妙答應想要學著她來偶遇康熙,結果不僅不成功,反倒是連在幕後指使的敬嬪都被人扒了她一身的清高皮囊。

瞧著敬嬪之前在承乾宮的時候幫著榮嬪來找她麻煩就知道了,她肯定把這件事記在了她的頭上。

不過靜好也沒有妄下判斷,只是讓楊梅再繼續盯下去,不過也不忘誇贊她兩句:“幹得漂亮,楊梅,等事情查清楚之後,我記你一個頭功。”

楊梅的眼睛一亮,頓時幹勁十足地道:“放心吧,主子,這件事包在我身上。”

“你辦事我放心。”靜好道。

——

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至,故曰冬至——這段出自《恪遵憲度抄本》的話很好地說明了冬至這天是全年白天最短的一天。

但是白天的時間長不長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冬至的話又得舉辦宴會了。

在沒有穿越之前,靜好對於冬至這個日子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讀書的時候突然宣布冬至這天不用上晚修。

那讓學生們興奮的程度簡直不亞於突然在地上撿到錢。

不過在大清,時人對冬至這個節氣可要重視得多,上至皇室,下至民間,都要舉行賀冬和拜冬的活動的。

像康熙那麽冷的天就得去天壇圜丘舉行冬至的祭天大典,這並不是滿人的規矩,而是從明朝那兒繼承過來的,除了在這裏舉行冬至祭天大典之外,像二月二龍擡頭的那天,康熙也是來這裏祈禱五谷豐收。

而靜好作為康熙後宮的一個小嬪妃而已,在冬至這一天倒也不用像康熙那樣繁忙,比起他,她可以說是輕松許多了。

只需要在時間差不多的時候讓櫻桃她們給她好好打扮,齊活兒了之後她就直接出門去參加宴會就可以了。

至於小保康的話,他是不用參加今天的宴會的。

畢竟小家夥還小著呢,從出生到現在才兩個多月,再加上外面天寒地凍的,說實在話,就連靜好這樣的大人也得做足了萬全準備才敢出門,省得不小心凍著了,更何況是小保康那樣脆弱的小家夥呢?

為了不讓小保康因為她的離開而嗚嗚哭的,靜好趁著他睡下之後才出門,至於等他睡醒之後會不會嗚嗚哭,那就是他睡醒之後的事情了。

這邊的靜好是這樣想的,而另一邊的佟佳貴妃也在如蘭她們給她上妝的時候對僖嬪道:“待會兒本宮在宴會上會主動跟皇上提起你的事情,至於皇上會不會答應,那就得看你的運氣了。”

“嬪妾明白。”忍了這麽久終於等到今天的僖嬪神色難掩激動,她對佟佳貴妃道,“也是嬪妾沒用,才會勞煩貴妃娘娘您這麽為嬪妾的事情操心,貴妃娘娘您請放心,嬪妾以後一定會唯您馬首是瞻,為您肝腦塗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