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太學考試【二更】(第3/5頁)

然後他飛到宋皎身邊:“你要吹風扇嗎?”

“要。”

“你裹著被子還要吹風扇?”

宋皎理直氣壯,咂了咂嘴:“因為這樣舒服。”

於是系統開始原地轉圈,帶起一陣陣風。

*

第二天一早,宋皎險些起遲了。

他換上只穿過一次的太學青衣,束上發帶,抓著書包,沖上馬車。

馬車車夫把鞭子揮得飛快,宋皎在馬車上才吃完早飯,正好就到了。

於是他又抓著書包,沖下馬車。

沒等他沖進太學,他就看見太學門前站著兩個人。

楚珩提醒了一句:“來了來了。”

原本正低頭看書的溫知合上書冊,擡起頭看了一眼。

幾個月沒見,兩個朋友好像都長高了,還成熟不少,不再是從前那樣稚氣未脫的模樣。

楚珩上前,手搭在宋皎的肩膀上:“你可算來了,我們還以為你不想上學了。”

“怎麽會?”宋皎道,“我很有分寸的。”

溫知把書收起來,幽幽地把他的話重復了一遍:“很有分寸?”

“本來就有。”

溫知無奈:“你怎麽敢踩著點回來?寄給你的筆記你溫習了嗎?考試準備得怎麽樣?能穩住嗎?”

宋皎自信:“能穩住。”

“我是問你,能穩住第一嗎?”

宋皎呆滯:“啊?”

楚珩搶話道:“你不知道,你不在太學鎮住溫知,溫知簡直是殺瘋了。”他搖搖頭:“太兇殘了。”

宋皎好奇:“怎麽了?”

楚珩掰著指頭跟他算:“我們上半年有兩次大考,五次小考。”

宋皎點點頭:“嗯嗯。”

楚珩保持微笑:“溫知全是榜首。”

宋皎使勁鼓掌:“喔!”他揮舞著手裏並不存在的熒光棒,為溫知“尖叫”:“哇!智多星太強了!文人楷模!”

溫知有些無奈地嘆了口氣:“你先管好你自己,可以嗎?”

宋皎道:“我不在,你不應該更高興嗎?”

“我不高興。”溫知正色道,“你不在,其他人都是凡夫俗子,濁氣逼人,贏過他們,沒有什麽可高興的。”

“哈……”宋皎和楚珩同時發出這樣一聲。

楚珩不太服氣了:“誒,你這有點過分吧?難不成我也是凡夫俗子?”

溫知認真地想了想,楚珩驚道:“不是吧?你還要想一下?你什麽意思?”

溫知考慮了一下:“你勉強不算。”

三個人說笑著往裏走,宋皎和楚珩抱著溫知的手臂,就差蹲下來抱住他的大腿了。

“大佬,求帶。”

溫知拖著他們兩個往前走,無奈回頭:“松手。”他轉頭看了看四周,附近都是著青衣的太學學子,他有些不好意思,壓低聲音:“你們兩個快松手,很難看。”

宋皎笑著道:“不,馬上就考試了,沾沾考運。”

溫知無奈至極,擡頭看天。

*

第一年入學,太學考試的流程還和院試相似。

上午是墨義和貼經,下午是策論。

今年的墨義變口義,和貼經一樣,都是和考官面對面的口答題目。

學子們都候在門外,書童喊到誰的名字,誰便進去應試,答完就從另一個門離開,在課室裏等候,防止透題。

宋皎拿著書,本來是準備臨時抱佛腳的,可是他和朋友們太久沒見。

所以他一邊拿著書,一邊和朋友們講話。

說了一大堆,連書都還沒翻開,才翻開一頁,書童就喊到了他的名字。

他是院試第一進來的,他當然在前面。

“宋皎宋公子。”

書童話音剛落,原本等在門前的學子們都停下了手上的事情,轉頭看去。

他們竊竊私語。

“就是那個,宋丞相的孫子?半年沒來上課,去西北歷練了?”

“就是他,也不知道他該怎麽考試。”

“這有什麽可擔心的?口義和貼經背一背就有了,人家肯花心思去背,怕什麽?再說了,人家平定西北,可比我們這些死讀書的厲害。”

那頭兒,宋皎已經把書收起來,跟著書童進了房間。

他進去了,極個別人說話也越來越沒分寸。

“西北那些事情,有宋丞相在背後指點,換了在座任何一個人,便是一只兔子去西北,怎麽會辦不好事情?”

“不過因為他是宋丞相的孫子,才撿了這個便宜,尋常人連去都去不了,不就把他襯出來了嗎?”

楚珩和溫知才回過頭,說話的聲音卻瞬間消失了,人群裏,辨認不出來方才說話的究竟是誰。

楚珩站起來,撇了撇嘴,回了一句:“人家的《救災疏》可是三個人花了三天三夜、整理了三千多份卷宗寫出來的,某些人前半輩子看的文章過三千篇了嗎?”

他朗聲喊道:“書童,書童,今早焚香了嗎?什麽東西餿了?一股酸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