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不同於勞瑞斯夫人,亨利公爵一貫是很能守住秘密的。

因此,在探聽到這樣一個‘隱隱涉及先王之死’的驚天秘密後,他對外並沒有露出什麽破綻,一如往常地保持著平靜,只在心裏,認定了這事在將來能派上大用場,所以,一邊試著想辦法繼續將其中疑點統統弄清楚,一邊又暗暗著手醞釀起了新計策。

勞瑞斯夫人只知日日跳舞,夜夜酒宴,對此毫無所察。

不過,她這陣子對王後艾麗莎轉了態度,變得友善起來。

這其中,大抵是因為國王寵幸庫娜的緣故。

在她想來:“王後一定同我一樣,也深恨那個奪走國王寵愛的下賤戲子吧?!”

基於這樣的想法,她決心要和王後一起,聯合起來對付庫娜。

但艾麗莎王後顯然被她的態度給弄了個糊塗。

這位王後雖說天性溫柔大方,並不怎麽記仇……

可勞瑞斯夫人往日那時常給人添堵的極惡劣作風,實在令人沒法兒輕易釋懷。

更何況,她跑過來說要對付庫娜,想出來的法子居然是——找幾個男人扮作流氓、強盜去嚇唬、去搶劫!

素來正直的艾麗莎王後幾乎被她如此無恥的手段給激怒了,當即命身邊得侍從,毫不客氣地將她給“請”了出去。

勞瑞斯夫人氣了個半死。

及至回公爵府的一路上,她都在馬車裏喋喋不休地咒罵王後愚蠢、爛泥扶不上墻,難怪這麽多年都不得國王歡心……

另一頭,在“請”走了勞瑞斯夫人後……

艾麗莎王後就一臉疲憊地側躺在了沙發上。

女官瑪姬體貼地拿了一條毛毯過來,蓋在了她的腿上,又憤憤不平地說:“那個勞瑞斯夫人真是太壞了!王後,您就是太好說話,居然容她進來。要我說,這樣惡毒無恥的女人,以後是見都不必去見的。”

王後艾麗莎輕輕地說:“我總抱著一點兒奢望,想她失寵了一陣子,也許會稍稍反省一些從前……唉,是我想得多了。”

女官瑪姬冷笑一聲說:“這種人已經爛到骨子裏的,凡事都挑別人的錯,哪會懂得反省。”

王後艾麗莎嘆了一口氣:“也許吧!不過,親愛的,你也不用太擔心我。你是知道的,我如今並不怎麽在乎這些的。”

她十分憂慮地說:“如今,我只掛心濟貧院和孤兒院那邊,各式物資都匱乏、緊缺得嚴重,偏偏裏頭卻越來越多人了……”

瑪姬見不得她這樣愁容滿面,很是心疼地勸說起來:“您其實放手不管了,也沒人會說什麽的。”

但艾麗莎王後並不將這話放在心上,隨口回了一句:“別胡說!”

她一邊繼續憂慮,一邊又自言自語地說:“那些都是我同陛下的子民,我怎麽能不去管呢?”

與此同時,反抗軍又一次收到了瘋帽子(這回是三代)的作品。

一如既往耳目一新的標題——如何吃掉一個人;

以及讓人哭笑不得的腰封警告——請不要吃掉你的家人和朋友。

除此以外,還有一封信。

在這封信中,這位瘋帽子老師居然以一種極謙虛的口吻,自陳說“一個人的見識始終是有限的,而我自身並沒有什麽厲害的天賦和才華”。

所以,希望“這個國家能有更多的人站出來,大膽發表屬於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這樣一來,“越來越多的人去思考、去研究、去探索……大家才能集思廣益,更好地找出一條真正救國救民的道路”。

言外之意其實是——別只我一個人站出來當靶子,(每次被政府集火,心好方)都他媽爭氣地快點兒支棱起來!

為了更好地鼓勵(忽悠)人們站出來(幫自己分擔壓力)!

他在信的末尾,大談特談“勇氣”,還竭力號召大家“不要怕犯錯,要勇於實踐”。因為,“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顯然不可能有人看透他信中那些種種不可言說的深層小心思。

所以,反抗軍幾位領袖看完了信後,只會有一個感覺——心生敬佩!

素來作風爽快,又很敢打敢殺的泰德露出了堪比腦殘粉一般的狂熱神色:“我從不曾這麽敬佩過一個人,明明自身已經擁有了無上的才華和令人敬畏的遠見卓識,卻一點兒都不以此自傲,反而態度那麽謙虛,還溫和又親切地建議我們……不,建議所有人都來發表自己的觀點!集思廣益,救國救民……說得真好!每每看到他的那些話語,我都仿佛是……仿佛是正伏在神明的座前,靜靜聆聽神諭。”

相對理智的戴維斯雖也同樣心生感懷。

但同好友泰德相比,他更多愁善感一些,以至於思緒還沉浸在《如何吃掉一個人》的文章中,有點兒郁郁寡歡:“你這樣的態度有些誇張,我也尊敬瘋帽子老師,但將他比作神明?我想,他不見得會高興吧。你仔細瞧瞧這篇《吃人》,那樣辛辣的筆觸,不正是對那些常自詡為神明,又假借神明之口來‘吃人’的貴族們的嘲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