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三位好朋友滿懷愛國、報國的心思,號召周圍志同道合的朋友們一起在請願書上簽名。

其中,大胡子劇作家樣子看起來兇惡,但卻是性格極好的人,因此號召的時候,會認認真真地同每一個人耐心地講解這樣做的目的:“審核制度本身沒有什麽問題,但一味禁止並不可取。一些試圖讓這個國家變得更好的文章,實在不該隨隨便便就被禁止了呀。”

“好比瘋帽子老師寫的《一個平民的生活》,乍看是有些殘酷和悲慘,也讓人意識到了社會不好的一面。可只有意識到黑暗,才能改變黑暗,這不正是在呼籲大家一起來努力,改善這一切嗎?”

相較之下,小貴族卷毛青年更直接一些。

他天真、熱情,又有著年輕人那種無畏一切艱難險阻的勇氣,所以,在號召的時候,是極煽動性地嚷嚷著:“我們要有自由!思想不該被禁錮,應該被解放!國王不了解真相,他是被那些貴族所隱瞞和欺騙,作為國民,我們有義務去揭穿這一切,將真相和真理告知陛下!”

和這兩位相比,那位出身大貴族家庭的冷面男子大抵是唯一靠譜的了。

他自始至終都很低調,給人建議的時候,語氣也是平平淡淡的:“這次請願多半會是無功而返,但正如我朋友所說的那樣,有些事總要有人去開一個頭。所以,不管有沒有用,我們都先試一試,若是和我們抱持同樣的觀點,那麽,不妨來簽個名。”

最終,一共有二百三十五人的名字出現在了請願書上。

其中一部分人,確實同這三位好友一樣,認為審核制度應該適當放寬;

另一部分人則是這三位好友的親朋好友,出於幫親人、朋友一個忙的簡單念頭簽上了名字;

還有少部分人純粹是從眾心理,看到周圍人有簽字的,自己便也跟著簽了名。這行為就好比參加集體活動,不想落單的意思。

如此大約兩周後。

這封請願書便被送到了理查德國王的禦案上。

當時,德萊塞爾大人正在同理查德國王匯報本年度財務收支方面的一些問題。

這位雖然有些食古不化,但確實忠心耿耿的財務大臣,對國家如今的經濟狀況十分憂心。

只因政府負債累累。

國家財政已經到了一個極為不堪的狀態。

與之相對的是,少部分貴族們私下掌握的財富數額卻已達到了一個聞所未聞的程度。

並且,這些人還在持續不斷地通過壓榨和剝削的方式,繼續斂財……

這樣一來,整個國家的資源和財富都被集中到了少數人的手中。

可偏偏這少數人對國家又是毫不關心的,日常只知拿錢揮霍享樂,卻並不曾想過,要為國、為民做出哪怕一點點兒的奉獻。

剩下一部分還算關心這個國家的……

諸如,德萊塞爾大人這樣的臣子,又因思維僵化,壓根看不出問題根源在何處,也想不出什麽好的解決辦法來。

於是,這位年過半百的老大人只能因循守舊地將理查德國王“修建跑馬場,出門打獵,裝修宮殿、造一個大公園”等種種需要花錢的想法,一一駁回,試圖靠節儉,來讓賬上的負數不至於大到一個可怕的地步。

他是好心一片。

但在理查德國王看來,這總是攔著自己花錢的糟老頭子實在有些討厭。

政府負債,他是知道的。

但也就是知道了的程度。

況且……

這負債也不全是他弄出來了。

往上數三代,那一代國王沒搞出點兒什麽負債來呀?

可他們這麽折騰到了最後,國家不都還是好好的嗎?

因此理查德國王便也不認為這有什麽問題。

只覺得個別朝臣,一天到晚實在危言聳聽到了極端的地步,動不動就國家承受不住,動不動就社會不安定……

這是威脅誰呢?

也許吧!

也許將來終有一日會出問題。

但我死之後,哪管洪水滔天?

快活一日是一日。

總不至於就這麽倒黴……

恰好他做國王的時候,國家就出事了吧?

基於此種緣故。

國王陛下是只求賞心樂事,不想討論政事。

而這一天,由於德萊塞爾大人屢屢駁斥他的想法,就導致他內心情緒已經不悅到了極點!

但理查德國王不是喜怒形於色的簡單類型,想著自己還用得著這老頭兒,又要他時不時地幫自己平衡朝堂,所以,哪怕不高興,面上也沒直接表露什麽。

只是接下來,為了轉開財務方面的一些無聊話題;也為了掩蓋自己堂堂一國之主,想要花錢的要求竟然沒得到滿足!

他漫不經心地拿起桌上的那封請願書,隨手翻開,看了起來。

及至才翻了兩三頁,他的臉上就浮現出了一抹陰郁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