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一)

第二幕結束的時候,劇院裏總算響起了一些零星的掌聲。

但這些掌聲大概率是獻給海倫娜夫人的精彩表演的。

因為,對於這一幕的情節……

在場的絕大多數男士們除了在瑪麗安喪子時,被那種名為‘母愛’的感情,稍有觸動地險些落淚外,其他時間還是很難對她的經歷有什麽感觸的。

盡管他們認為瑪麗安的境況很可憐。

但這感覺更像是看到了一只流浪貓或流浪狗而升起的本能情緒。

至於說同她共情?

對她有什麽同理心?

那是一點兒沒有的。

大家更多的是感嘆‘她識人不明、遇人不淑’。

而針對這一點兒……

趁著第二幕和第三幕中間較長的幕間休息的時間,好些人不免又討論起來。

這裏要忽略那些食古不化,一直死咬著‘瑪麗安不守貞潔,是自作自受’的無新意觀點……

一些年紀稍大的貴族男士們從另一角度分析起來:“由此可見,女性往往太過感情用事。而且,她們天性缺乏辨別好壞的智力和能力,極容易為一些壞人所誘惑、哄騙。因此,我們才總是不斷地重復提醒,好女孩身邊一定要時刻都有可信賴的男子跟隨和指導,做好必備的防護,絕不能一意孤行、單獨行動。”

這樣的言論雖說聽起來有些歧視,又限制人身自由,且不怎麽中聽,但好歹出發點兒勉強算是好的。

相反,在另一頭……

出於男性的競爭心理,有幾個年輕的花花公子倒是想借此機會,同旁邊女伴誇耀一下自己。

因此,他們狠狠踩了劇中的男主角西蒙斯,為此興致勃勃地發表了一番英明高見(歪理邪說):“你們這些傻女人呀!總是那麽容易被虛偽的男人所欺騙,認為他們給出的承諾十分寶貴,卻不知這樣寶貴的承諾,本就沒那麽容易兌現。”

“要知道,越是輕易說出口的話,往往越是做不到呢!”

“瑪麗安就是太過天真了,才會落得這般下場。”

“因此,選男人還是需要有眼光,譬如我們這樣的,看似風流花心,很不可靠,其實,我們這類人有很多的好處呢。“

“畢竟,我們一開始便擺明了車馬,不曾刻意欺瞞過誰,都是明碼標價、願者上鉤、各取所需。”

“而且,在平日裏,大家也都是奉行及時行樂的,從不理煩心的事。合得來就來,合不來就散。如此痛痛快快的過日子,豈不比陪著那等虛偽的男人要強上百倍?”

旁邊有幾名女子立刻不滿地抱怨起來:“如你這樣的說法,我們女人是無論如何都等不到一個真心愛自己的人了嗎?”

“我們相信男人給出的承諾,竟然還信錯了嗎?”

“做錯事的是男人,怎麽反過來還要教訓我們?”

周圍一群花花公子聞聽這些言論,全都哈哈大笑,又互相擠眉弄眼了一通。

之後,這群人才七嘴八舌又笑嘻嘻地湊過來說:“親愛的,真心的愛人確實會有,但你要知道,愛這玩意兒,也是會消逝的呀。”

“再來,男人的承諾,總也要看看他具體說得是什麽呀?”

“諸如,一個貴族對一個農女說要同她結婚,這一聽便是極不可能的事。那農女本該有自知之明,當時就該識趣地推拒了。如此,說不定還能得那男子許多憐惜,被安置個地方,從此,也算有容身之處了。”

“相反,如瑪麗安那樣的反面例子,就是看不清自己的身份,還得寸進尺地一味逼迫,反而適得其反,將男子越推越遠,及至逼得他遠走……最後,才害得自己失去依靠,淪落至此。看似可憐,實則自找苦吃啊。”

“所以說,西蒙斯確實是有錯。”

“他錯就錯在一開始就不該對一名農女輕許諾言呀!”

“對呀!”

“我們就是因為這個,才嘲笑他虛偽的啊!”

那幾名女子聽了這麽一番話,心中不免很不是滋味。

可她們都知道,這世道本就是向著男人們的,哪怕爭辯到最後爭贏了,於她們也沒什麽太大的好處,反而還要招來男性的厭煩和攻擊,便不再爭論,只默然不語地看著舞台,在態度上冷淡很多。

那幾名花花公子或者不在乎,或者沒意識到。

也不管女伴們說不說話,自顧自地湊在一起繼續高談闊論。

起初還是大家共踩西蒙斯……

可發展到後來,不免又要將瑪麗安拉出來評論:“這女子空有美貌,卻無手腕。”

“西蒙斯對她已經那般的心動了,可到最後,她竟然什麽都沒撈到,便被拋棄,也是有些傻呀。”

“鄉下女孩總是這麽不懂規矩、缺少見識,所以,能不招惹就別招惹。”

這些亂七八糟的話,頓時讓旁邊的女伴們又積了一肚子的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