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一)

海倫娜夫人覺得,這位自稱路易斯的青年是個很與眾不同的人。

在這個年代,男人們往往喜歡賣力地追捧那些出名的女演員,給她們送花、送珠寶、送衣服,平時見面也會裝出彬彬有禮的樣子,說一些奉承的話,擺出一副很尊重她們的樣子。

但實際上,這些都是假象。

海倫娜夫人經歷過太多的人間冷暖,並早早通過這些苦難的經歷,學會了察言觀色的技能。

所以,不管那些男人說了什麽樣兒的甜言蜜語,她依舊能透過貌似繁花似錦的華麗表象,一眼看出內裏蘊藏的虛偽和冷漠。

“他們是打從心眼裏就瞧不起我的。”

她有時還會覺得很有趣:“他們甚至不相信我讀過書,不喜歡聽我講詩歌,每每我發表見解的時候,他們就只是笑笑不說話……可若是哪天,我故意把那些詩歌統統都念錯了,他們才會快樂地笑起來,態度愉悅地來糾正我……”

然而,路易斯是不同的。

這孩子看每個人的眼神都是一樣的。

無論性別、無論職業、無論階層、無論地位,所有人在他的眼裏,仿佛都會被剝去表層的包裝,僅僅作為‘一個人’而存在。

多麽不可思議呀。

世界上怎麽會有這樣的人呢?連神明都沒辦法平等地對待每一個人吧?

為此,海倫娜試探地聊了聊詩歌。

又一次出乎意料,自稱路易斯的青年輕而易舉就坦然地承認了無知:“我出生在鄉下,夫人。很抱歉,我從來沒讀過您說的這些詩。但假如您不嫌棄我愚笨的話,我倒是願意學習一下。”

作為一名女性,以及一名需要拋頭露面的女演員。

幾乎每時每刻都要默默承受著來自社會的雙重歧視。

所以,海倫娜有生以來第一次接受到如此平和的對待,也是第一次遇到不在乎她的性別和職業,向她求教的人。

“他可能只是年紀小,還沒學會這個社會的潛規則。”她這樣對自己說。

但不管什麽原因。

起碼現在的他是真誠又討喜的。

海倫娜不禁溫柔地凝視著青年明亮的眼眸,透過他清澈的瞳孔看到了自己,那是一個真實的自己;一個曾經生活困苦,心中還有希望的自己。

好多年前,她認的字還不多,卻已經喜歡抱著年幼的兒子,教他念一些簡單的小詩了。

只是後來……

海倫娜夫人飛快地停止了痛苦的回憶。

那個孩子……

那個孩子要是還能活著,今年也該有九歲了。

許是想太多,情緒起伏激烈的緣故。

這位夫人難得地失了分寸,竟冒昧地問出了一句:“你的樣子根本不像鄉下人,所以,你怎麽會生在鄉下呢?”

傑米聽了,內心不免無奈,心想:“這你可看錯了呀,夫人。如果沒能遭遇那一連串的倒黴事,我現在還在高高興興地種玉米呢。”

但表面上,他依舊要按照路易斯貝克特的身世設定,半真半假地回答:“不怕您見笑,其實,我從小沒見過父母,這次去王城,正是為了尋親。”

海倫娜夫人十分愕然。

然後,她的神色變得柔和,眼中似乎也多了一份憐惜。

“我那麽愛我的兒子,卻留不住他。可別人有了這麽好的兒子,卻偏偏毫不珍惜地將他拋棄……命運呀命運,你為什麽這麽的不公呢?”

這位夫人一邊悲傷地想著,一邊總算放下了戒心。

然後,她如傑米所要求的那樣,不加掩飾地同他聊起這個世界的一些文學和詩歌。

傑米認認真真地聽著,在心裏悄悄地背下了她的一些話、一些觀點。

盡管他不知道記住這些東西有沒有用。

但正如當初在監獄裏,馬科姆說過的那樣:“人應該趁著年輕多學一些,懂得多了總沒壞處。”

說不定什麽時候,這些知識就有用了。

況且,海倫娜夫人的講述也挺有趣的。

她的知識面非常廣,雖然在基礎理論方面,沒有馬科姆那麽紮實,似乎也沒接受過什麽正統的教育,更多的是憑借愛好、自學成才,因此還有些偏科。

不過,由於讀過許多的書,又擅長聯系現實,加之還有一份女性特有的感性視角,使得她在講述的時候,不像是在講什麽知識,而是在講一個個人生中的小故事,別有一番趣味在其中。

然後,在講述的過程中,海倫娜也提到了《瑪麗安》。

“這故事一度非常出名。”

她這麽簡單地評價說:“雖然我不怎麽喜歡結局,但確實算個不錯的故事。”

但由於剛剛才想起馬科姆教育自己要多學習的話……

傑米突然就想起這個熟悉的名字,到底是從誰那聽到的了。

出於好奇的心理,他當即向海倫娜夫人詢問起了瑪麗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