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國王的大婚(一)

國王大婚這一天,風和日麗,天朗氣清。

朝臣們見此,心中寬慰,以為會是個吉兆。

一大早,鐘聲響遍全城。

然後就有幾支穿著華麗服飾的奏樂隊出現在了街道上。

這些人有的拿著樂器演奏,有的只高舉著‘國王陛下萬歲’,或‘祝國王陛下和王後新婚快樂’的綢緞條幅,就這麽開始沿著王城的各大街道穿行。

他們將鼓聲打得如驚雷,又將喇叭和號角吹得震天響。

除此以外,王城中的家家戶戶此時也都裝飾好了。只見那些人家的門口和窗戶上,全掛上幾條彩色布料,或插上幾個小旗子,張燈結彩,以示慶賀。

之後,人們還成群結隊地走出家門,如潮水一般地湧向街道和廣場,男男女女,說說笑笑,喧嘩、嬉鬧的聲音震耳欲聾。

酒館裏搬出成箱成箱的美酒;

旅店裏擠滿了來觀禮的人,只得匆匆掛出客滿標識。

在這樣喧囂、吵雜又混亂的場面下,王城騎警隊的人幾乎是全員出動。

他們片刻都不敢歇息,將人手分布到大街小巷,著急忙慌地反復巡邏,拼命維持秩序。

然而,同王城如此熱鬧的景象截然相反……

王後艾麗莎此時的心,卻已經絞痛得非常厲害,以至於連氣都快喘不過來了。

只因在婚禮前一刻,理查德國王陛下使人給她送來了一份名單。

卻原來,還有這麽一個規定。

當兩人結婚後,正如國王陛下手底下有一班朝廷大臣一般,王後也是要選拔一些貴族夫人來充當女官,組建團隊,為自己做事的。

這類女官同她身邊的瑪姬不同,並不會真正管什麽雜事,而是相當於一種榮譽職銜。

大體的情況是:國王負責管理男人,王後負責管理女人。國王可以通過大臣們,在朝堂上處理政務;王後也可以借助這些貴婦們間接向朝堂施加影響,間接輔佐國王。

這種設置本是賦予王後的權利。

然而,當男人不想女人擁有權利,當國王不想王後管太多時……

本來正常的設置就莫名其妙地被演變成一個極端惡心人的設置了。

只因在王後這裏任職女官,並不需要做什麽事情,但卻可以打著‘侍奉王後’的名頭,隨意進出王宮……

理查德國王便想出一個絕妙操作。

他將同自己有過關系的貴夫人列了個單子出來,讓王後照著這份名單選女官。

於是,這一名單上的人就變成了——名為王後女官,實為國王情婦。

更過分的是,按照傳統,王後要在婚禮即將結束時,當著所有人的面,冊封女官。這樣做,一來,是為了彰顯王後的權利和威嚴;二來,也是為了向那些被選為女官的貴夫人們施恩,以示榮耀。

可如今……

想想那極過分的名單。

艾麗莎已經又羞又怒、悲不可抑了。

她流著淚說:“瑪姬,我不想嫁,我想回家。”

瑪姬心疼地抱住她,但卻沒辦法說出贊同的話。

只因王後的父母是朝中出了名的古板正派人,絕不可能同意女兒取消婚禮。

前不久,艾麗莎也曾給母親寫信,委婉地提及國王過分風流一事。

然而,她並沒有得到絲毫慰藉,反而憑空得了許多的埋怨和指責,說男人風流本是常事,何必這麽大驚小怪?至於應對方法,又說她白長這麽大,竟然不懂怎麽討好丈夫、抓住丈夫的心,一遇到事情,只這樣一味徒勞地哭泣抱怨,實在很不像話。

艾麗莎只能在女官懷中默默流淚。

她從沒想過,本應幸福的婚姻居然會是如此的痛苦。

瑪姬心中不忍,可婚禮的舉辦已是箭在弦上,且國王很快也要過來接人了……

她唯恐出現什麽變故,導致艾麗莎日後的境遇更加艱難,只好違心勸說:“殿下,既然事已至此,咱們也別和陛下擰著了。不妨先按他寫的這些名單來,以後再慢慢想法子把這些人換掉。”

可誰知一向溫婉的艾麗莎聽了這話,卻莫名執拗起來:“不管怎麽說,這樣荒唐的事,我是絕不答應的。”

瑪姬心中不安,卻不知該怎麽勸說。

可沒想到的是……

理查德國王知道艾麗莎的拒絕後,居然沒生什麽氣,只嗤笑一聲:“隨你吧。”

艾麗莎既驚又喜。

她本是挺直背脊,準備迎接一場狂風暴雨的,誰知卻只迎來了這麽輕飄飄的一陣風,幾乎要踏進深淵的那只腳,也得以撤回幾步。

可能是想像得太糟糕,當發現事情其實沒那麽糟糕時,反而有了微妙的知足。

艾麗莎心中不免升起一絲僥幸,暗暗想道:“原來,陛下還是肯聽我建議的,要這樣的話,也不是那麽不可救藥了。”

於是,好不容易出現的強硬對抗情緒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