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劇情開始(第2/2頁)

沐浴昆侖天光,肉身成仙,就是指曾經的肉體凡胎在昆侖天光的照耀下分解成為最基本的粒子,然後以另一種形式的法則結構,在純粹的能量層面進行重組。

因為是根據本我慧光、靈魂元神的情報編碼而重塑,所以確保了人還是原來的那個人,最關鍵的“靈”沒有變化,最終成功獲得極盡升華的形神合一之身。

這個發現使得夏冉十分激動,雖然他看中的是變化的過程,而不是成功後的結果。

經過一次次的不懈努力,也不知道獻祭了多少個自己,親身體會過了多少次肉身成仙的過程,他才真正摸索清楚了其中的關鍵,並且將其演化成為了第四候的功法境界。

——煉身成氣,聚散隨心,這就是初步達成能量化的表現。

但是夏冉的成就只能夠說是印證成功,說明這條道路是可以走通的。畢竟他的優勢巨大,而且本身的力量層次就是接近這個階段的,能夠硬生生不計代價的走通,其他人卻不行……

想要真正完善,讓其他人也可以復制這種路線的話,還需要他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打磨,或者將此法流傳出去,讓大量的後來修習者慢慢的幫他完善。

不過正常來說的話,不是屢有奇遇或者手握神器輔助修煉,光是前三個階段就足夠耗盡一生精力,天賦上好的修習者粗略估計也需要一個甲子的時間,才能夠有機會三候境界圓滿。

但是第四候的煉身成氣境界,卻要比這個世界的修成仙身更加艱難十倍不止,雖然回報更加巨大……跳出三界外,不在五靈中,大概便是如此。

當然,暫時也就到此為止了,下一個階段的境界已經完全超出了他的能力範疇之內,夏冉暫時也就沒有去考慮。

接下來的時間是不可能再有突破了,不過他可以繼續打磨自己的開創的術法,讓自己完全就連技能畫風都變成仙人手段,譬如說鑄劍、煉丹、五靈仙術,用來取代曾經的附魔、煉金、魔術能力等等。

術法術法,術是基本技術技巧,法是理念方法,兩者合一才能夠追求所謂的道。

他已經開創出了法,自然也得有配套的術,若是十二年水磨工夫之後,或許真的能夠在這個世界留下屬於自己的道統傳承,成一道之祖。

……

……

凡人仰觀蒼天,無名日月潛息、四時更替,幽冥之間,萬物已循因緣。

白駒過隙,十二年不過彈指之間,凡人終日奔波勞苦,卻是一刻都不得閑,曾經的什麽偃師之類的傳說,早就已經湮沒在了時光濺起的小小浪花之中,少有人記得。

陳州城的絕大多數居民們也早就忘記了,如今的那位有些年輕得過分的千佛寺住持,其實是十多年前才來到陳州的,結果誤打誤撞的繼承了曾經的老方丈的衣缽……

瓊華一脈經過十數年休養生息,總算是從當年那件事之中緩過氣來,盡管沒有恢復到當年盛景,人才輩出強者如雲,但是至少讓人重新窺見了崛起的希望。

年輕一輩的弟子也自發性的選出了兩位領頭人——

紫英師兄是精通鑄劍之術,年紀輕輕就已經是派內數一數二,而且修為精湛已臻以氣化劍之境界;

岫玉師姐因為較晚入門,而且年紀也要少上三四歲的樣子,所以修為遜色一籌,但也到了劍氣互禦境界,又要比尋常弟子的以氣禦劍之境高明。

東海即墨因為連年風調雨順,一派太平景象,所以曾經的漁村在十幾二十年間發展成為了一個沿海小鎮,家家戶戶供奉狐三太爺,當地的狐仙廟香火越發鼎盛。

而狐仙也的確安守本分,和當地默默無聞的山神一起庇護一方,似乎是希望通過積德修行更進一步,以期日後能夠去往天上仙界,或者至少為千百年後的下一世修行再度打好基礎。

即墨附近山中的仙人傳說也是傳了出去,近些年來也時有江湖俠客或者富貴子弟抱著尋仙問道的想法,兜兜轉轉,四處追尋,來到了即墨,於是上山去希望碰個機緣。

至於到底成沒成功,這個就難說了,畢竟就算是真的有人得遇仙人授道,也肯定不會專門跑回來和大家說一聲的。

也正是在這一年盛夏,一個背負著家族命運而四處奔走的少女,來到了巢湖附近的太平村,聽說了在十幾年前,青鸞峰上出現了一男一女兩位劍仙,扶危濟貧,仗義助人——

於是果斷的在第二天一早,就不辭勞苦的上山去了。

冰封十九年的宿命恩怨,也在再一次的輪回之中,再度掀起了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