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威壓百官(第3/4頁)

浩氣樓,七樓茶室。

許七安坐在案後,與張行英、劉洪兩人舉杯示意,調侃道:

“恭喜張大人高升,今晚勾欄聽曲,你請客。”

劉洪打趣道:“以許銀鑼的身份,喝花酒當然得選在教坊司,怎麽是去勾欄。”

許七安搖搖頭:“浮香死之前,我答應過她,不再去教坊司了。”

劉洪和張行英對視一眼,各自嘆息。

並不是嘆息浮香紅顏薄命,他們嘆的是滄海桑田,物是人非。

張行英感觸尤深,當初他以巡撫之尊,赴雲州查案。

彼時,許七安只是一個小小的銅鑼,練氣境巔峰,途中沖擊煉神境。

短短一年時間,魏公死了,元景帝死了,而當初的小銅鑼,如今已超凡入聖,成為真正的大人物。

“有件事想勞煩劉大人。”

許七安放下茶杯,語氣鄭重:

“你知我在收集龍氣,它們散落在中原各地,想短時間內集齊,無異於大海撈針。原本由官府出面是最省力最有效的。

“但如今各地災情嚴重,官府恐怕難以做好情報收集工作,且容易被敵對勢力摘桃子。我需要一個更隱蔽,更有效的情報組織幫忙。”

劉洪聽懂了,“你想要打更人的暗子?”

見許七安點頭,劉洪臉色凝重的搖了搖頭:

“我沒有繼承打更人的暗子。”

許七安愣了一下:“什麽?”

劉洪解釋道:

“我接手打更人衙門後,曾去過案牘庫尋找記載各地暗子布局的卷宗,但發現它早已不翼而飛。

“負責看守案牘庫的吏員告訴我,魏公在出征前,就已經取走了它。”

許七安眉頭緊鎖:“魏公,把那些暗子的卷宗取走了?”

劉洪頷首:“我原以為他會把打更人的暗子交托給你,如今看來,魏公是另有打算。”

許七安指頭輕扣桌案,緩緩道:“兩位大人覺得,魏公把它托付給誰了?”

劉洪和張行英對視一眼,俱是搖頭。

許七安有些失望,皺眉想了許久,轉而說道:

“我明日就會離開京城,打更人衙門的事,勞煩劉大人繼續費心。

“也別忘了寫折子告訴永興帝一聲,讓他不用擔心我這個武夫會挾天子以令天下。”

聞言,張行英和劉洪齊齊搖頭,笑了起來。

就目前來說,陛下是不可能真的讓許七安執掌打更人衙門的。

帝王心術中,最基礎的一條就是“平衡”,許七安能壓制文武百官,但誰能壓制許七安?

這樣一個無人能制衡的存在,永興帝是絕對不會讓他手握實權的,否則連睡覺都不安穩。

許七安在這件事上,充當的是一個工具人的角色。

主要是,他目前的重心不在朝堂,不在京城。

“不出所料的話,午膳之前會有小朝會,到時候,捐款的事可以定下來了。”

“這是好事。”

許七安說。

這是好事,所以他願意當工具人。

閑聊幾句後,許七安起身告辭,走至茶室門口,停下,回眸看了一眼擺設沒有任何改變的茶室。

忽然想起去年的冬天,他剛加入打更人不久,剛抱上魏淵的大腿。

每每來此處見魏淵,心裏就很忐忑。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找春哥還有宋廷風、朱廣孝喝幾杯。”

……

朝會剛結束,許銀鑼在金鑾殿痛毆定國公,怒斥諸公的消息,在京城官場不脛而走。

自元景帝被斬,已經過去一個多月。

這段時間以來,許銀鑼低調極了,從未在公開場合露面,關於他的事,京中眾說紛壇。

市井流傳,許銀鑼因為殺了昏君,被朝廷所不容,被迫流浪江湖。

也有人說,他在那驚天動地的一戰中,重傷垂死,於是閉關養傷。

別說市井之中,其實就連官場,很多級別不夠的京官也不知道許銀鑼的動向。

而今他再次出現,直接就幹了件震驚朝野的事。

“許銀鑼終於出來了,本官說過,他是大奉的良心,諸公不捐款,自然有人逼著捐款。”

“各地寒災嚴重,百姓民不聊生,許銀鑼也坐不住了。”

“只要有許銀鑼在,大奉就還有希望。”

“許銀鑼終於恢復官職了,老夫甚是激動啊。”

消息一經傳開,支持捐款的忠義之士振奮不已,再也不用顧忌同僚的態度,不用害怕犯眾怒,敢堂而皇之的表明立場。

果然,午膳之前,內閣便傳出消息,陛下決定於三日後號召百官捐款,諸公無人阻擾。

……

景秀宮。

臨近午膳,陳貴妃坐在溫暖的室內,頻頻望向門口。

“陛下怎麽還沒來?”

風韻動人的貴妃看一眼側方的女兒,道:“也不知道那許七安出面,管不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