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認錯(第2/6頁)

“真是個無法無天的匹夫啊……”有官員喃喃道。

“他是個可恨之人。”孫尚書看了那人一樣,頓了片刻,補充道:

“但也是個可敬之人。”

周圍,幾個和孫尚書交好的文官,難以置信的看著他。

孫尚書淡淡道:“我是恨不得把此子千刀萬剮,但那只是我的私怨,闕永修助紂為虐,屠殺無辜百姓三十八萬,才是天理難容的惡徒,殺的好,殺的妙。”

殺的好,殺的妙……很多文官心裏默默說了一句。

他們之中,有人願意為利益妥協,有人不敢違背皇權,有人事不關己,明哲保身。有人心裏義憤填膺,迫於形勢原則沉默。

但是非對錯,人人心裏都有一杆秤。

魏淵和王首輔對視一眼,沒有驚訝,似乎早就預見了事情的發展。

“一天時間夠不夠?”魏淵淡淡道。

“足矣。”王首輔輕輕頷首。

……

寢宮裏。

元景帝背對著門口,一發不言的負手而立,身側的老太監微微垂頭,大氣不敢出。

他伺候元景帝多年,深知這位帝王的性情,他會為了發泄情緒掀桌案,但那只是發泄情緒,發泄完了,便不會真正放在心裏。

可如果他沉默超過一炷香的時間,那便說明這位帝王開始認真的,認真的算計、謀劃一件事,如同對待大敵。

真奇怪,明明在處理鎮北王案子時,他都沒有這般陰沉可怕,反而是許七安劫走兩位國公後,他竟如此“失態”。

就算許七安把兩名國公殺了泄憤,對陛下來說也沒損失,畢竟陛下的目的已經達到。

這時,腳步聲快速而來,侍衛停在門口。

元景帝霍然轉身,沉聲道:“說!”

侍衛站在門口,抱拳道:“許七安將兩位國公斬殺於菜市口,並,並……”

聽到曹國公和護國公被斬,元景帝臉龐呈現怒色,喝道:“一口氣說完。”

侍衛顫聲道:“並當著千余名百姓的面,詆毀陛下,稱……稱陛下縱容鎮北王屠城,護國公闕永修操刀。”

元景帝瞳孔驟然收縮,幾秒後,他攏在袖中的手微微發抖,他的面龐清晰可見的抽搐起來,一字一句道:

“這狗賊還活著嗎?”

“他,他進了司天監,統領們未能攔住,因為,因為他手裏握著一把刻刀……”

感受到皇帝的怒火,侍衛說話戰戰兢兢。

殿內,寂靜的可怕,落針可聞。

氣氛宛如僵凝,老太監甚至連呼吸都不敢,發福的身體微微發抖。

許久後,元景帝毫無感情的聲音傳來:“即刻派人捉拿許七安家人,押入大牢,聽候發落,若是反抗,就地格殺。

“派遣五百禁軍,去司天監捉拿許七安;通知內閣,即刻擬出告示:銀鑼許七安,是巫神教細作,借鄭興懷案興風作浪,壞我大奉皇室名聲。”

待老太監領命離開,元景帝低聲自語:“氣運不能再散了。”

……

很快,一支禁軍策馬來到許府,大門緊閉。

禁軍們踹開大門,殺入許府,卻發現早已人去樓空,家具用品一應齊全,但值錢的物件一個沒有。

這些禁軍是精銳中的精銳,倒也沒有泄憤般的一通亂砸,仔細搜查後,迅速離去,回宮復命。

另一邊,老太監親自帶人趕來內閣,於堂內見到頭發花白的王首輔。

“陛下有旨,速速擬告示:銀鑼許七安,是巫神教細作,借鄭興懷案興風作浪,壞大奉皇室名聲。”

老太監語速極快,把元景帝的話,原原本本轉達。

王首輔認真聽完,點了點頭,道:“封還!”

這兩個字的意思是:不同意!

內閣有封駁之權,所謂封駁,就是把皇帝不好的,不正確的旨意給打回去。

“你說什麽?”

老太監懷疑自己聽錯了,他掏了掏耳朵,道:“首輔大人,您在說一遍?”

王首輔平靜的看著他:“封還。”

老太監臉色陰沉,隱含威脅的聲音,說道:“首輔大人,現在是非常時期,您何必在這個時候觸陛下黴頭?您這位置,可是無數人眼巴巴看著呢。”

頓了頓,他語氣轉柔,“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天下啊,是陛下的天下,咱們為人臣子,即使心裏有意見,收著便好,為何非要和陛下過不去?”

王首輔面無表情的起身,朝外走去。

老太監見他不識擡舉,正要發作,便聽老人平淡的聲音:“本官身體不適,先行回府,陛下若有事傳喚,等明日再說吧。”

“好膽……”老太監氣的直哆嗦。

他當即乘坐轎子,回侍衛擡著,返回皇宮,直奔寢宮。

寢宮內,檀香裊裊,元景帝盤坐在蒲團,臉色平和,像個沒事人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