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光宗耀祖(第2/4頁)

副總管才是真正的掌權人。

畢竟內務總管事務繁忙,根本不可能時刻伺候在皇帝身邊。

告別陳貴妃,老太監在宮女的帶領下進了南廂,見到了躺在床上臉色慘白的瑯兒。

“有請太醫看過嗎?”

“回公公,看過了,太醫說是腦症,無藥可救。”

老太監盯著瑯兒看了許久,吩咐道:“人就交給咱家吧。”

他命令侍衛帶走了瑯兒的屍體,匆匆回去復命。

返回元景帝寢宮,老皇帝依舊端坐在鋪設明黃絲綢的大案之後,面無表情的望著大門方向。

見到老太監跨過門檻進屋,他也沒什麽反應。

“陛下,瑯兒死了……”老太監低聲道。

很久很久之後,元景帝“嗯”了一聲,這位在權力之巔俯瞰半個甲子的皇帝,無喜無悲。

……

次日,元景帝又召開了朝會,文武百官在朦朧的天色中,井然有序的進入午門,一部分停留在金鑾殿外的廣場,一部分站在金鑾殿外的漢白玉台階。

只有極小的一部分進入大殿,這部分人,在說書人的口中,統一被稱為:廟堂之上,袞袞諸公。

群臣入殿後,元景帝晚了一刻鐘才從殿後走出來,坐在屬於他的龍椅上。

君臣正常奏對之後,刑部尚書出列,朗聲道:“陛下,三法司已經核實完畢,皇後確為福妃案的主謀。

“上官氏德不配位,謀害後妃,構陷太子,請陛下嚴懲。”

大理寺卿當即上前附議。

殿內,文臣武將以及部分勛貴紛紛附議,聲浪連成一片。

這意味著,他們昨天已經商議妥當,廢後不比廢太子,那是事關國本的大事。廢後只是皇帝的家事,只要有理有據,證明皇後確實失德,而不是皇帝喜新厭舊,那麽群臣們沒理由,也沒必要攔著。

廢後唯一關系的就是四皇子的身份問題,要知道四皇子是元景帝唯一的嫡子,很多人把寶壓在他身上的。

那部分沒有附議的,就是四皇子一黨。

不等元景帝表態,魏淵出列了,殿內立刻安靜了下來。

“陛下,福妃案另有隱情,皇後並非主謀,真正的主謀是黃小柔,她害死了福妃,又誆騙太子至清風殿,偽造出這樁案子。”

魏淵剛說完,職業噴子給事中跳出來反駁:

“一派胡言,區區一個宮女能做出這等驚天大案?再說,那黃小柔為何要構陷太子。魏淵,你把陛下當什麽了,把廟堂諸公當什麽了。”

說完,補充一句:請陛下斬了此獠。

其余大臣紛紛呵斥魏淵,殿內一時嘈亂。

老太監手握鞭子,奮力一抽,地面發出“啪”一聲脆響,他呵斥道:“肅靜!”

殿內這才安靜下來。

刑部尚書和大理寺卿冷笑的看著魏淵,眾官員同樣看著魏淵,有冷笑有嘲諷,也有不解和無奈。後者來自四皇子一黨。

對於周遭的目光、給事中的叫罵,魏淵一概不理,道:“昨日,主辦福妃案的銅鑼許七安查出黃小柔曾懷過身孕……”

話沒說完,殿內又響起了嘩然。

宮女黃小柔懷過身孕?!

宮裏除了侍衛,真正能讓女人懷孕的只有元景帝。侍衛當然不可能,能值守後宮的都是對皇室忠心耿耿,千挑百選的精銳。

而且往往都是幾人一隊,相互監督,不存在與宮女偷情的可能性。

那就只有一個可能……

一時間,廟堂諸公們看元景帝的眼神,不由的就內涵起來。

元景帝威嚴的臉龐,面皮輕輕抽了一下,冷冰冰的看見故意停頓不說的魏淵,沉聲道:

“魏淵,說下去!”

魏淵緩緩道:“經過追查後發現,致使黃小柔失身懷孕者,為當朝國舅上官鳴……”

接下來,魏淵給朝堂眾臣講了一個故事,經過他潤色的故事:

宮女黃小柔遭國舅爺淩辱,不幸懷孕,事後偷偷流產,於是她懷恨在心,隱忍多年,終於醞釀出了一個陰謀。

借著福妃貼身宮女的便利,她悄悄破壞瞭望台的護欄,趁著福妃醉酒之際,誆騙太子至清風殿,布下了十幾年來,後宮最駭人聽聞的局。

國舅聽說了福妃案後,發現黃小柔牽連起來,生怕自己的禽獸之行暴露,就求到了鳳棲宮。

皇後這才知道國舅竟做出這等喪盡天良之事,念及血肉之情,含淚為國舅承擔下了罪過。

最後,魏淵為案件做出總結:“事情經過就是這樣,國舅已經認罪。陛下隨時可以提審。

“荒謬。”大理寺卿冷哼一聲,作揖道:“陛下,據微臣所知,黃小柔是被殺害,倘若一切都是她謀劃,那殺人兇手呢?”

群臣紛紛附和。

魏淵面不改色的解釋:“黃小柔還有同黨,助她布局,以構陷太子之名,暗指皇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