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聞說不平事(第2/4頁)

正等著顏四點頭,誰知他卻先來了一句:“請先生不要再叫我四當家了。我與他們,從今往後,橋歸橋,路歸路,互不相幹。”

“哦?那麽請問該怎麽稱呼閣下?顏四先生?”

對方微微一愣,隨即道:“抱歉,還沒向安先生通報姓名。我本名叫做顏幼卿,顏文忠公之顏,幼有所長之幼,白衣卿相之卿。”

安裕容沒想到他有這麽一個風流蘊藉的好名字。在心裏默念兩遍,才道:“顏幼卿是吧?重新認識一下,安裕容,安之若素之安,綽有余裕之裕,從容不迫之容。”說罷伸出一只手。反應過來對方多半看不見,正要說話,便被一只瘦而有力的手掌握住。剛剛感受到指節和掌心表面粗硬的老繭,已然一觸即分。

斂住心神,問道:“你覺得我方才的提議如何?”

“多謝先生好意。只是……我還有點事情要辦。”

安裕容頓時好奇心起:“哦?你還有什麽事非要出城去辦?山裏還有老相好不成?”

“不……先生說笑了。我……確實是有事,要上山一趟。”

安裕容直起身:“你還要上山做什麽?玉壺頂上都搬空了。傅司令可是打定主意,要拿這奚邑城做大本營,村子裏凡是腿腳利索的,幾乎都跟著下了山,就沒剩幾個人。再說了,上山一趟,便是你腳程再快,來回時日也不短,你怎麽保證能及時趕到壽丘,尋回你的嫂嫂跟侄兒?若中途出了岔子,怎麽辦?”

“我自會盡快。嫂嫂他們……只要能跟隨先生上車,之後自己照顧自己,想來無需擔憂。”

安裕容有點生氣,冷冷道:“顏幼卿,你若拿不出足夠的理由,我憑什麽把該你領走的三個人帶上火車去?嗯?”

顏幼卿一時沒說話。安裕容心頭冒火:“閣下既然這麽忙,還在這裏浪費時間作甚?你今天根本不必來,看看我安某人做不做得出拋下婦孺的舉動!”

這麽些時日,安裕容都是一副玲瓏心竅好脾性,偶爾帶點紈絝無賴習氣,可從沒跟誰急過。顏幼卿被他突然幾句低吼驚到:“你……你不要生氣。”

安裕容冷笑:“生氣?與我何幹?我生的哪門子氣?”

顏幼卿覺得他這是更生氣了。心裏明白這人是一心為自己好,想了想,道:“事出有因,先生若不嫌我啰嗦,便都說與先生知曉罷。”

“哼!”

對方一片赤誠,顏幼卿便也不再隱瞞,從頭說起:“先生可知,玉壺頂之所以叫做玉壺頂,正因為其形肖似茶壺之故。之前先生等人所居,算是壺蓋位置。而主峰側面,自半腰另外分出一座細窄而又陡峭的山崖,則算作壺嘴。這壺嘴之上,才是傅中宵與曹永茂選定的牢獄,專用於關押人質。”

安裕容來不及感嘆終於知道了師爺姓名,便因最後一句話大吃一驚:“你的意思,玉壺頂上,另有牢獄?”

“沒錯。那壺嘴上方,有一處天然巖洞,洞口開在光滑峭壁之上,而洞底距洞口有數丈之高。若無人協助,除非絕世高手,否則插翅難飛。”顏幼卿停了停,才道,“此前我大嫂三人,便住在洞口附近,每日裏做的事,即以吊索將食水送入洞中……”

安裕容按捺不住,打斷他:“你是說,那洞裏還關著另外一批人質?——你大嫂都出來這麽久了,那些人豈不是全餓死了?”

“我們離開之時,往洞裏多投了許多食物。中間下過幾場雨,洞中想來多有積水,能叫他們活命。我若不抓緊回去,將他們搭救出來,那才真是死路一條。”

安裕容被這意料之外的殘酷事實驚得呆住,好一會才呐呐道:“是什麽人被關在那裏?怎麽沒把我們也關一處?這事兒……有不少人知道罷?玉壺頂上的人全下來了,這不是……這不是……要活活餓死他們麽?”

顏幼卿輕輕回答:“事到如今,莫非先生還以為,這仙台山裏住的,是什麽善男信女不成?”

見安裕容似乎仍沉浸在驚駭之中,他接著道:“壺嘴巖洞裏關著的,才是真正用來綁票勒索的人質。在你們到來之前,曹耀宗剛帶人幹完一票。只是沒想到,劫車的事這麽快就辦成了。緊接著,張定齋又帶兵封了山。那最後一票幾個人質,自然就被丟到腦後,沒人管了。至於為什麽不把你們關一處,一來那巖洞裏頭不夠大,裝不下這麽多人;二來不論人還是東西,出進都要靠吊索,十分不便;三來關在洞裏的人,吃喝拉撒睡,全混一塊——你們是傅中宵要拿來換富貴前程的貴客,哪能如此對待?”

不必懷疑,安裕容知道,顏幼卿說的每一個字都是真的。對方所描述的境況,才是真正身陷匪巢人質生涯。

想了想,道:“我明白了。你看這樣如何:這會兒很快就天亮了,不如你在我這裏歇一歇。先別忙拒絕,你要去搭救那巖洞中的人質,我知道你武藝高強,單槍匹馬便能成事。我要說想給你幫忙,恐怕反倒是個拖累。只不過,等到你去,那洞裏的人多半沒剩多少精神力氣。你在我這歇一個白天,養精蓄銳。我呢,別的忙幫不上,弄點便於攜帶的食物藥品給你,甚至替他們弄點路費,應該勉強做得到。不過多出一個白天,總不至於因為晚去這麽點工夫就多死幾個。你這麽什麽都沒準備趕過去,即便將人救出來,又能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