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第6/7頁)

但若是那般,不單單會讓其他郡縣發愁,也會讓豐禾郡的恢復遙遙無期。

但施墨也不知道解決之法,便低頭看了看畫軸,想著這東西等下再送也好,先回去問問自家夫子有沒有什麽好主意來應對。

不過就在這時,他突然聽到了銅鑼聲響。

尋常出現這種聲音,便是衙門裏有消息要宣布了。

剛剛還哀怨連連的眾人立刻起身,朝著發聲處走去。

而在那裏,已經有差役拿著漿糊在貼告示了。

若是平常,郡內百姓各有各的忙碌,只怕不會第一時間駐足。

現在不一樣,所有人都眼巴巴地盼著郡內安排,如今瞧見有消息了,自然忙不叠的往前湊。

可饒是重文如齊國,也還是有大字不識的人。

於是便有人瞧著施墨道:“施家郎,給咱念念吧。”

施墨慣是個好說話的,這會兒也不推辭,只管走到最前面,昂著頭,一邊看著告示一邊道:“自今日起,郡內招募工匠,提供三餐,表現優異者可另得糧食……”

還沒念完,周圍就興起一片驚呼之聲。

隨後就是一陣陣的議論。

且不提那酬勞是多是少,單單是提供三餐,就已經足以讓人心動!

現在不少人發愁的就是沒有飯吃,僅靠著每天的幾碗稀粥根本無法果腹。

若是能有口糧,不僅自己能活,攢一攢的話,妻兒老小都是能活下去的!

於是立刻有人大聲道:“都招募什麽工匠啊?”

施墨也知道此事關乎眾人前程,立刻仔細看了看,而後道:“打井,磚窯,平整路面……後面還有些,不過並沒有說要全都會,應該是有些氣力就能做。”

換言之,只要願意出力的,衙門都要。

這下子算是這次讓人群炸開。

施墨也面露驚訝。

齊國的賑災流程他也是知道的,要大赦,要請神,要放糧。

至於自家房子塌了,那就自己想辦法,朝廷頂多是減免賦稅,旁的就不管了。

著實沒見過這般召集所有災民一同做準備的。

打井自不必說,地動將房子震塌了,水井也沒幾個幸存的。

磚窯也要重新搭建,弄好了才能有蓋房子的東西。

至於余下的平整路面,清掃道路之類的,都十分緊要。

而且後面還寫了,除了做力氣活兒的,還有廚娘繡娘,儼然是讓婦人也有事做。

這著實不像尋常齊國人會有的做法。

於是施墨便悄然退了出來,轉而走向了在旁邊看守的差役,笑著行了一禮後問道:“此次郡守大人所用法子著實厲害,不只是哪位幕僚的建議?”

而差役聽了這話,便是眉頭一豎:“郡守大人的事情,豈是你等草民能打聽的?”

話音剛落,他就覺得自己的胳膊被重重的拍了一下。

下意識的就想要回頭罵人,結果在對上丁七的臉時,所有的話都被收了回去。

差役立刻低下頭去:“七哥。”

丁七卻沒理,只是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嚇得年輕差役一哆嗦,以為自己惹到了大人物。

可丁七卻知道,施家郎算不上大人物,可他背後的莫夫子卻不能得罪。

不單單因為他學問好,還因為莫夫子桃李滿天下,保不齊就有哪個出人頭地,而作為他們的老師,便是連郡守大人瞧見了都要尊稱一聲“夫子”的人。

於是丁七看向施墨,拱手道:“多有得罪,還請郎君莫要見怪。”

施墨則是笑著道:“他也是職責所在。”

丁七松了口氣,然後才笑著道:“不知郎君來到此處所為何事?”

施墨便將手上的畫軸遞了過去:“此乃之前郡守大人所托,讓我家夫子繪制的,因著夫子在養傷,加上畫室倒塌,清理作畫用的物件耗費了些時候,這才遲送了些。”

丁七立馬道:“郡守大人就在衙門裏,還請郎君隨我來。”

“有勞。”

隨後施墨就跟著進了門。

這不是他第一次來郡守衙門,因著莊郡守是個喜歡拜神求佛的,平常就沒少找莫夫子求畫作,故而兩邊來往頗為密切。

這傳話送畫的事情,則都是由施墨來做,對郡守衙門自然不陌生。

可是這次進門之後,卻發現了裏面的些許變化。

衙門房子用的青磚與尋常不同,個頭也大,倒是沒有塌的太厲害,可是院子裏的不少圍墻都已經到了,所以可以一覽無余。

施墨便瞧見在靠近衙門正堂的地方,擺放的不是石碑石獅,而是搭了個棚子,裏面有身穿白色衣服的人進進出出,手上拎著的均是各種連著細長管子的桶。

這些人他是見過的,就是那些江宜郡來的郎中,每天都帶著這樣的東西走街串巷,說是撒了之後就能起到防疫作用。

而旁邊的棚子則是沒有撂下簾子,可以從外面看到裏頭住著些傷者,顯然他們是被挪到了相對安全的衙門裏集中收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