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過氣女主持(01)(第2/6頁)

還有我家老祖中有一位在外地做官想念家鄉的桃子,還來信讓族人給送去一些,解解思鄉之情。

這是個賣點,另外一個則是,村裏的老人說,村裏的桃樹依然還是幾百年前的古老品種。沒有與別的桃子品種嫁接過,為此個頭不大,產量也一般,但口感卻一如既往的好,桃子的味兒更濃厚。這也是一個賣點,更原滋原味的桃子,與古人一起食用相同的沒有改良過的水果。

還有現在是五月底,等到六月中下旬,我們村的桃子就成熟了,到時候我再嘗嘗桃子的味道,做出最終的決定。

桃子真要能發展起來,我想以後也許能結合釀酒,又是一個賣點,一個支柱產業也就能誕生。”

吳曉明一聽,有道理,“那倒是一個好的路子。只是不知道最後能不能走通還結合好,我想問問顧書記,你現在有沒有好的方案?”

“沒有具體的方案,我已經請了農業專家過來研究,取樣土壤,分析桃樹。明後天應該能到,都是省城農科院的專家教授帶著學生們一起來的。

蔡主任你找人收拾收拾後面住的小樓的其余房間,除了小吳助理那間房以外,全部仔細的搞下衛生。

特別是廚房,也好好的搞,死角也要給我搞幹凈。”

錢虎飛為難的說,“書記,是用公款還是什麽,村裏的賬上沒有什麽錢,我們一年就水庫承包出去有點小錢。

包田到戶時,咱村沒有村辦的園藝場,沒有村辦果林。村裏也沒有礦產,沒有村辦企業,就一個從你家還向村尾走的方向有我們幾代人從剛解放到八十年代,一共前後修了幾十年的一個超大水庫。

那水庫之前包出去,是村裏除了上面財政撥款以外的唯一收入。可本月到期以後,那人也不承包了,說是不劃算。

收拾屋子,很難報銷。”

顧嘉敏一愣,隨即笑了起來,“沒事,專家們都是我請來的。在咱村的日子,他們的吃嚼還有今天請人搞衛生的錢我去。

如果,村部後面的小樓不允許住,我也可以安排他們就住在我家。後面的小樓能住吧?”顧嘉敏問道。

魏福順連忙說,“能,肯定能住。咱村委的辦公樓與後面的招待小樓都是咱村出去的一位做生意的人聯絡咱村幾位在外的做生意的老板一去捐資修建的。

招待小樓一樓除了公眾地盤,客廳,餐廳衛浴間,廚房,只有兩間帶衛生間的雙人間。樓上的房間,沒有公共區域。全是單間,每間都是雙人房帶衛生間。

那時候就說好了,是村裏招待上面來的人,以及偶爾村裏出事,給幹部值班休息的地方。還有萬一出現天災,誰家的房屋出事,收納村民臨時居住的地方。

專家來,為咱村的土地采樣,做科學分析。肯定是能住招待小樓的。讓專家去住你家,那叫什麽話?不是打臉嗎?”

“那行,就住在村部的招待樓。對了,順便請個村裏會做飯做菜好吃,做衛生的幹凈的嬸子,幫助專家以及專家們帶來的博士啊研究生做飯打掃衛生。工錢我出,吃的蔬菜雞就在咱村的最困難的人家買,豬肉去村口買。夥食費每天實報實銷。”

顧嘉敏已經不指望村委能報這些本該村委出的錢。

“行行行,我們村有幾位婦女做事利落,做飯味道也是遠近都小有名氣的。我讓她們三天輪流換班做。”老油條魏福順可是深諳平衡之道。

事先就沒有想著偏向誰,還有村裏的婦女除了五六十歲以上的,五十以下的一個個懶要死。在家裏稱霸一方,自己都不愛做飯,也不打會願意掙這三瓜倆棗的。

她們還嫌棄你打擾了她們打牌。

“行,我還說一事,既然水庫沒有人承包了,那我們就不要包出去。我最近兩天想想,看怎麽能做點文章,把水庫利用起來,為咱村創造收入。

還有一件私人的事情,問在座的幾位。我不懂啊,不知道我在職期間,我父母能不能在咱村租八畝旱地,我想改造成五畝水田兩畝種桃樹,一畝種菜,到時候我家請人幫忙種水稻,吃自家種的大米,自己種植的桃子,還有蔬菜。

放心,我家的那些,不流入市場,也不影響村民的利益,就是我家自己吃與送些給親朋好友。”

“能能能,怎麽不能,租地即便是用你自己的名義也是可以的。租地是要付承包費的,不用避嫌。你家屋前對面那一片荒地就可以租給你們家,只是那時荒地,前幾年的收成都不會高。

那片地方,前些年是量過的,一共十二畝。你們家承包不了那麽多,也沒事。靠邊空出來一塊就是。”

顧家老宅前是一條綠樹成蔭的村道。村道邊那邊就是魏福順說的十二畝荒地。

八畝與十二畝,對於顧嘉敏沒有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