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善意的提醒(第2/2頁)

只要一想到會對上遼國大軍,他的心情便十分忐忑。

畢竟整個大宋被遼國壓制百年,不管官民早已經有了十分強烈的心理陰影。

越是北方官民,心中對遼國的忌憚和陰影就越大。

宋江出身的鄆州,距離河北也不算遠,自然也受到了整體大環境的影響。

“大首領不知,遼國出現嚴重內亂,已經不算秘密了!”

阮小二介紹道:“遼國邊塞出了一個叫做女直的部落,戰力相當強悍,連戰連捷此時已經差不多占下遼國半壁江山,遼國眼見就要不行了!”

“這時候,就算是傻子也知曉,是咱們漢人收復燕雲十六州的好機會,西軍就是因此被抽調出來的!”

宋江恍然,同時胸懷激蕩……

若是能夠參加收復燕雲十六州的大戰,不說戰後鐵定升官加爵,單單能夠青史留名,就是極大的吸引了。

吳用這時候顯示出了謀臣的冷靜,直接問道:“大官人還有什麽話?”

阮小二笑道:“大官人的意思是,咱們梁山大軍不能拼得太狠,不然將士們要是都拼光了,朝廷動手的話也就徹底沒了顧忌,若是有受傷比較嚴重的將士和頭領,又或者對常年征戰厭煩的存在,最好都能返回本寨休養恢復!”

原著中,一幹梁山大將在西湖受傷修養,最後不是病死就是歸隱,使得梁山大軍損失慘重,最後甚至將手裏的將士都拼得差不多了。

柴大官人認為,部分梁山將領在長時間的征戰過程中,或是厭倦的戰爭,又或者明了朝廷用心喪失鬥志,這才導致宋江最後差點成了孤家寡人。

其實,梁山大軍上下,缺少一個可以完全放心的後勤基地。

若是原著中的宋江沒有放棄梁山水泊的話,就算一幹頭領厭倦的戰爭或者不想替朝廷賣命,完全可以返回梁山本寨休養生息,總比各自零落江湖強多了。

什麽歸家養老之類的屁話,柴大官人是不相信的。

有了梁山聚義,以及征討四方的經歷,不管是我大慫還是後來的金國,都不會輕易放過他們。

若是梁山本寨沒有被棄,一幹征戰生還得頭領,大概率會重新聚首梁山,就算不重新落草,起碼也比分散回家強得多。

單從這點來說,宋江這廝的私心實在太重了……

“加亮先生,還有公孫道長怎麽看?”

宋江不好直接回應,目光看向了吳用和公孫勝。

按本心,他是不想答應的,只是柴大官人的話乃是一番好意,他也不好貿然做出決定。

“這是好事啊,咱們以後就算出了什麽意外,也有個安全可靠的退路!”

吳用想也沒想直接道:“這樣的事情,沒必要過多考慮!”

雖說他和宋江是利益同盟,可不代表對宋江就沒意見。

單單宋江對朝廷幾乎迷信般的信任,就叫吳用相當不爽。

征討王慶也算是大功一件了,賞賜也就那樣,關鍵還都是虛頭巴腦的玩意,很明顯朝廷根本就沒拿他們當自己人。

剛剛滅掉王慶,轉頭就要他們去征討方臘,一刻都不肯叫他們清閑,或者說恢復戰損的實力。

這一點,宋江不可能不清楚,可他依舊恭敬收下朝廷的命令,並且做好了盡快趕赴江南平叛的準備。

雖說平定王慶十分順利,可梁山大軍自身也是有一些損失的,而且將領們個個都十分疲憊。

畢竟王慶手下的大將,也不是吃素的。

梁山一連戰死了那麽多頭領,也是付出了一定代價。

若是按照正常程序,起碼也的修整半年以上,招收新兵慢慢恢復實力,這才好進行下一步軍事行動。

可梁山大軍根本就沒這待遇……

要說吳用心頭沒點子惱火,怎麽可能?

“加亮先生說得不錯!”

公孫勝點頭道:“讓傷兵和厭戰了的弟兄繼續留在軍中,並不是什麽好事!”

“反正大官人坐鎮本寨,讓他們回去修養不是不成!”

好吧,這兩位都是這等態度,宋江雖然不怎麽情願,卻也只能點頭答應。

阮小二並不知曉幾位大佬的心思,樂呵呵返回了後營,開始將後營傷勢比較嚴重的傷兵,向梁山本寨運送過去。

還有一批受傷的頭領,之後也陸續抵達後營,準備和哪一波傷員一起回返梁山本寨,他們的心思都相當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