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胤禛有點懵, 腳底下像是踩了棉花般。

軟乎乎踩不到實地上。

好在家人之外,他對誰都是那般冷冰冰,沒表情就是最大表情的樣子。才心中再如何驚濤駭浪, 面上也不表露分毫。穩穩地接住了二哥遞過來的橄欖枝:“二哥放心,但凡弟弟有余力,便不會袖手侄女跟侄子們。”

“定如自己子女般, 照拂也嚴格約束他們。”

就等他這話的胤礽拱手:“好, 有你這話, 二哥就放心了。老四你……以前就是個好的, 以後必然更好。不過行百裏者半九十,前車之鑒猶在。你,萬萬記得當初皇阿瑪贈你那四字。”

“戒急用忍,如此方能行穩致遠。”

“二哥放心,弟弟記下了!”胤禛點頭,再拜謝過。

兩人相視一笑, 默契已生。

等康熙再來看胤礽的時候, 談及這次探望,胤礽就不由感慨:“四弟是個有心的。當年兒子當太子的時候,他就一直忠心耿耿。常有直言勸諫,殊為盡心。可惜……”

“到底兒子德薄才寡, 非但不能察納雅言。還因四弟為孝懿皇後養子、德妃娘娘親生,更養了寧楚格那麽個女兒心生猜忌,對他諸多防範。”

“四弟卻一直任勞任怨, 牢記著皇阿瑪您的吩咐。”

“後來兒子事敗,從天之驕子變成落水狗,誰不想趁亂踹兩腳呢?唯獨他與三弟,雖然方法有差, 卻皆對兒子手足情深,忠心不二……”

康熙冷哼,也是厭煩極了對胤礽忠心,對別個兄弟卻丁點手足親倫都不講,甚至下手戕害的胤祉。

求情失敗,胤礽雖有些落寞,但到底沒敢繼續說下去。

只憶及當年,皇阿瑪把還是孩童的胤禛帶到自己面前的種種。康熙的神色這才緩了緩:“老四的確是個好的,可性子急躁,行事也過於嚴厲了些。”

“六部輪了一圈,就鮮少有官員能逃過他訓斥責罵的。百官就是怕他那手起刀落,哪個也甭想法外容情的嚴厲勁兒才……”

康熙微微搖頭,似乎有些美中不足的樣子。

換做以往,胤礽便是有再多的不贊同,也得乖乖憋回去。以免觸怒了龍顏,影響到自己岌岌可危的地位。可現在,他都要‘死’的人了,哪兒還有許多忌憚?

當下笑言:“人無完人,金無足赤,誰還沒有點小瑕疵呢?只要瑕不掩瑜,便無傷大雅。而且……”

“俗話說的好,慈不掌兵,義不經商,仁不當政,善不為官,情不立事。不是兒子說,您這幾年有些過於追求這個仁字了。那起子官員被您縱的,一個個竟然敢挑起主子了呀!”

“不然若心底無私,不忘初衷。只想著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攤上四弟那麽個公正嚴明,兢兢業業的好主子,焉有不彈冠相慶、奔走相告的道理?”

康熙八歲登基,十四歲親政。

轉眼四十載,何曾被人這般當面指摘過?

一句過於追求仁名,似耳光拍在他臉上,如錐子狠狠紮在了肺管子上。直讓他怒火大熾,偏行兇者還一臉無辜:“咱們爺倆可說好了的,忘掉此前種種不愉快。回到最初、最真、最好的狀態。”

“在兒子心中,七八歲還可以童言無忌,能跟皇阿瑪袒露心扉的時候才是最好。”

康熙好長一串國罵即將出口,可隨即又看到胤礽一臉認真無限懷念的表情。也不由想起他七八歲,聰明伶俐,乖巧孝順的樣子。小小的一個,整日裏學文習武,從不喊苦累。只說自己要加倍努力,爭取青出於藍,不負他的期待。

那時朝廷剛滅了三藩,正跟鄭氏較勁。連年征伐之下,國庫空虛,災害四起。他每天都忙累到不行,可一看到保成努力讀書練武。聽他說想快點長大,替皇父分擔的時候。那種驕傲、欣慰、滿足……

便時隔經年,康熙也依舊還記得。

只可惜言猶在耳,他們父子卻再也回不到最初。康熙沉默半晌,到底什麽都沒有說。只轉身回宮的時候,步履都還有些蹣跚。

胤礽則是原地靜默了許久許久,才搖搖頭,輕嘆出聲:“往事已矣,多思何益?”

最重要的,是把握好當下與將來啊。

古來成王敗寇,失敗者的下場都是悲涼甚至稱得上慘烈的。他能換個身份,繼續過自己從未體驗過的生活,已經是諸多廢太子中的翹楚了不是?

胤禛哪知道父兄之間還有這麽一番對話啊!

他就覺得最近,皇阿瑪看他的目光尤其和藹?

反常到他都開始懷疑自己的視力了!畢竟自從四十七年廢太子以來,皇阿瑪便患了疑心病般。瞧他們兄弟哪個都不是好的,都有覬覦他屁股下面龍椅的嫌疑。便沒有,也都各有向背,保不齊在念叨著從龍之功。

佛系皇子們都壓力甚大,更何況他這奪嫡熱門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