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陰鷙(第2/4頁)

陸韶撇著唇活動兩下肩膀,伸腳踢掉擋在路道上的石頭,站到禦書房前敲了敲門。

“進來,”皇帝的聲音裏掩不住疲憊。

陸韶推門進去,就見皇帝趴在書桌上,手邊高高擺放著奏折,幾乎將整個書桌擠滿,他人也像被奏折淹沒了。

陸韶跪到地上,“陛下,再過一月就到了征兵日,若照往年,應該征收五萬人,但今年跟高句麗一戰,我軍折損了六萬……”

皇帝揉著太陽穴,端起茶咕了一大口,才勉強睜開眼,道,“這事兒朕想過,有些頭疼。”

六萬不是小數目,加上要退伍的,今年至少征十一萬人,十一萬壯年男丁,那些百姓家家戶戶都靠著頂梁柱才能活,如果全部拉進軍營,老百姓恐怕怨聲載道。

陸韶頓了頓,猶疑道,“陛下,奴才有一個想法……”

皇帝忙道,“快說!”

“齊王才被陛下鎮壓,估計其余藩王現下都心有余悸,如果陛下這個時候提出燕京兵力不足,讓他們各自出一點兵作為補給,相信他們一定不會拒絕,”陸韶道。

皇帝不由一震,轉瞬就大喜,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削了藩王的兵力,往後他們就只能老老實實的呆在藩地裏,想再蹦噠,隨隨便便就能鎮壓。

皇帝揚聲大笑,從座上起身,將他扶起來,拍著他的肩膀道,“朕沒看錯你,你比那些個只會耍嘴皮子的大臣能耐多,他們個個說的頭頭是道,朕要兵,他們只會打太極,一邊說百姓苦,一邊說朕不容易,朕脾氣都被他們折騰的發不出來。”

陸韶只露著笑。

皇帝發完牢騷,正聲道,“朕瞧你穩重,這收回來的兵由你整編,朕放心!”

陸韶便露出拘謹的表情,“奴,奴才手裏已經有京軍九營,這若是再將他們歸攏到一起,只怕,只怕奴才會遭人嫉恨,不如把這些兵將收編進西廠,掌印自來跟奴才說人不夠用……”

皇帝黑下來臉,“先帝設西廠是讓他緝拿監察犯人的,他要那麽多人幹嘛?”

陸韶適時抖了下身,往地上跪道,“奴才說錯話了,掌印只是隨口一提,並沒有當真要人。”

皇帝搖手道,“起來,朕又沒說要怎麽,瞧你嚇成什麽樣子?”

陸韶乖乖站好不敢動。

皇帝打了個哈欠,按著酸疼的脖頸坐回椅子上。

陸韶小心走到他背後,擡手給他按肩,謹聲道,“奴才剛剛瞧小殿下哭的上氣不接下氣……”

皇帝才舒坦了會兒,一聽這個腦瓜子都大了,“他還有臉哭,朕像他這麽大的時候,早跟著父皇一起修習政務了,他倒好,連三字經都背不出來,朕怎麽養出個這麽笨的兒子?”

陸韶扯了扯唇,試著勸道,“小殿下也才六歲……”

皇帝攪著耳朵,“朕六歲可沒他那麽能哭,比姑娘家還磨人。”

陸韶陪著笑,“陛下望子成龍……”

“行了行了,這話朕都聽膩了,朕每天一堆事,還得管著這個小祖宗,一點兒也不省心,”皇帝是真煩,他從遼北回京後,那些奏折堆積了好幾個月,本就忙的不可開交,偏偏這個兒子還不懂事,成天給他找氣受。

陸韶觀察他的神色,試探道,“奴才以為,小殿下年歲尚小,陛下也忙,不如挑個折中的,陛下給小殿下尋個先生,等陛下忙過這段時間,再親自教導小殿下……”

皇帝眉一挑,覺得這個法子甚是可行,“朕當年母後去的早,朕也是獨自一人,當初父皇可沒朕這麽盡心,直接將朕扔到一旁,只在每月末抽查,朕也照樣應付自如,他是朕的兒子,他豈能比朕差,改明兒朕在翰林院選個人出來,專門給他做先生,看他還有沒有長進!”

——

隔天皇帝上朝時下了詔書,今年入伍的將士不從百姓當中征取,令各地藩王抽出二十萬兵充為燕京守備,以安民心。

這詔書直接堵住了那些口口聲聲為民著想的大臣的嘴,這其中有擁立藩王的大臣,還打著藩王可以鎮守地方的名義上奏,想讓皇帝撤旨,被皇帝當堂罵的狗血淋頭,直說這種大臣絲毫不顧念百姓疾苦,哪裏配當官,他借機罷了幾人,其余朝臣才都安分的當縮頭烏龜。

到下午,皇帝從翰林院中挑出方玉林給姬煥做先生,順便讓宮人將紫宸殿臨近的宣德殿收拾出來,讓姬煥住進去,就再不管他了。

這事兒一出,宮裏各種說法都有,倒是姬煥開心了,方玉林性格溫和,待人也和善,姬煥跟著他讀書每天都樂呵呵。

還在姬姮跟前誇贊陸韶,多虧他幫忙。

姬姮忍了三天怒火,直至第四天她再難憋下去,叫京墨去傳話,讓陸韶來見她。

彼時陸韶在院裏逗鳥,他看著京墨笑,“九殿下是貴人,咱家這樣卑賤的身份,豈敢面見貴人,京墨姑娘有什麽事就直說吧,咱家洗耳恭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