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告狀 有人告淮王妃的狀,還一狀告到淮……(第4/5頁)

烏正思考一會,道:“這陶娘子如今該是在這陶遠家中的。”

這名冊上的人都是要革職的,到不知這陶遠一家人如今如何了。

·

京城南邊的一座小院裏,一個穿著半舊暗色流紋長裙的老太太坐在院子裏頭,黑著臉洗著一盆野菜葉子。

這幾日有了雨水,野外的作物都瘋漲,陶家的媳婦就帶著菜籃子去了郊外,去的人多,她好懸才摘了一籃子菜。

好些日子吃不上青菜的陶家今個算是有了個甜甜口的,老太太把菜葉子洗幹凈了,手裏摔摔打打,嘴裏還罵罵咧咧的。

“你個吃白飯的,三年下不出個蛋也就罷了,摘菜也只摘了三兩根……”

正屋裏頭,陶遠的媳婦張氏擦了擦眼淚,拿起窗邊的手工活開始做了。這裏雖是正屋,陶遠也算是個五品京官,但是屋子著實簡陋,除了墻角張氏帶了的幾個檀木嫁妝,其他都只是個毛樣子。

老太太遠遠地瞥她一眼,冷哼一聲,繼續陰陽怪氣道:“有些吃白飯的,我還以為她有多大能耐呢,整日悶在屋子裏,也不知是不是在做什麽下作事情。”

“眼睜睜地看著我兒如今被罷了官,也不知她心裏頭虧不虧。”

西廂房裏頭的陶娘子咬了咬唇,擡手就推到了一個小櫃子。她這屋子雖是廂房,倒是比那正屋富貴多了,隨手推的一個小箱子也是好幾十兩銀子,滿滿當當地裝著物件。

聽見裏頭噼裏啪啦一整聲音,老太太一下就來勁了,起身就要沖進去。

院子門這會被推開,一個書生模樣的人進來了,見狀苦笑一聲,“娘,你又為難小玉做什麽?”

陶娘子全名叫陶玉,她也確實是個美人,這會開了廂房們,含憂帶怨地瞥了陶遠一眼,陶遠立刻就上前去,要把她推到屋子裏說好話。

正屋裏的張氏實在受不了了,把針線玩意一扔,“陶遠,你個下作東西,整日同你那同性妹子勾勾搭搭的,你怕是忘了自己還有妻室,怎麽從未護著我。”

張氏哭著就出去了,“我要同你合離!”

陶遠這下是舍不下發妻了,匆匆就追了出去。

一旁的老太太見了滿院狼藉,又開始罵罵咧咧,對著陶玉指桑罵槐。

陶玉生得不算大美人,但是一身可憐的氣質總是叫男人多看一眼,如今面上還是一副梨花帶雨的模樣,心裏卻咬牙切齒把這一家子罵了一遍。

如今陶遠也被罷了官,整個窮酸模樣,這陶家她是待不下去了。

陶玉眼珠子一轉,手裏的帕子繞了兩圈,心思不知道飄到哪裏去了。

·

徐州,元帝中風半癱有幾個月了,皇後明顯感覺到這批跟過來的臣子都有了異心。

元帝如今手裏無兵,就如同拔了牙齒和爪子的老虎,威風不到哪裏去。

徐州地界又小,這些權貴手裏有銀子也沒處花用,都快憋瘋了,豎著耳朵聽著京城的動靜。但凡有個風吹草動的,都恨不得能下一秒就回去。

前幾日淮王大婚,娶得還是馮家大娘子,這群人眼裏的八卦欲都要掉出來了,越發緊地盯著京城,這沈世子就沒個動靜?

果不其然前個聽聞淮王被鎮南王的人帶走了,眾人以為這是大戲開唱了,誰知道沒過一天,又傳淮王叫沈世子吃了個悶虧,這些人聽得心裏是抓心撓肺的,恨不得放只耳朵到京城,習慣了京城的繁華,在徐州是徹底呆不住了。

元帝這棵枯木無人想守,這些權貴家中有適齡女兒的,幾乎都盯上了淮王同沈世子,就等著機會,正妃沒有想頭,搏一搏,做個側妃,日後若是上了枝頭,不一樣也能當鳳凰?

不少人見著這京城裏形勢似乎好了許多,院子裏一頂馬車,趁著人少的時候就送去了京城。

有的送的是自家女兒,有的送的是精心教養的瘦馬,一個比一個千嬌百媚,男人看了要走不動道的。

那勢頭一看,不是沖著鎮南王府去的,就是沖著淮王府去的,鐵了心要往枝頭上飛一飛。

皇後冷眼瞧著,心裏慌得睡不著覺,覺得自個頭頂掉著把大刀,不知道什麽時候就會掉下來,砸得她血肉模糊。

元帝已經是半個廢人了,皇後都懶得去看他,只把他後宮裏的妃子,有仇的報仇,有怨的抱怨。

這次隨行的妃子,沒有幾個在她跟前討了好處的。

皇後發泄一番,過後還是寢食難安,大皇子是個不中用的,底下那些討好他的人,送了貌美的瘦馬,他是聲色犬馬,半點也不操心別的。

皇後想著不能坐以待斃,一咬牙,召來了徐王。

·

阿瑤這幾日都在規整物件,今年夏日走得遲,好險要在十月末才入秋,府上下人的衣物都要更換,還有些帳本都積在了這幾日。

袁文琪在府上一個人也呆不住,每日就同她一起翻賬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