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配合 眼角眉梢帶著風情(第2/5頁)

阿瑤倒不知道還有這回事,她垂著眼睛,覺得面頰同手裏的玉佩一齊開始發燙了。

待過了子時,柳嬤嬤起身把屋子裏幾個蠟燭熄了,柔聲叫她去歇息,“王妃還是早些睡吧,別熬壞了身子,王爺說不定明個早上就回來了。”

阿瑤躊躇一會,仰著頭看著柳嬤嬤,一雙眼睛濕潤潤的,“嬤嬤,同我講講王爺小時候的事情吧。”

柳嬤嬤猶豫一會,從小櫃裏拿出一床薄被叫阿瑤蓋著,又坐回了一旁的高腳凳。

屋子裏只燃著一根蠟燭,阿瑤的面龐叫燭光顯出一種珍珠般的光澤,柳嬤嬤看她一會,心裏不由感到慶幸。

柳嬤嬤想了想,先提起了李戾,“王妃知道大公子為何會是這般模樣嗎。”

阿瑤想起李戾一雙想小孩子一樣的眼睛,還有那個綁著彩繩的秋千,有些遲疑道:“李大哥,是後來才變成這樣的嗎?”

柳嬤嬤點點頭,李太子南逃時,李戾也不過一個稚子,他母親生下他沒多久就去世了,索性死時還有些尊榮,沒遭後來叛亂那些烏七八糟的事情。

楊氏雖說是個眼裏揉不得沙子的人,但是木已成舟,她也不曾為難這孩子,好吃好喝地供著,請了陶鴻興來教導他讀書知禮。

柳嬤嬤說著說著嘆了口氣,“大公子當初也是個聰明伶俐的孩子。”若是沒傷了頭腦,李淮修如今會輕松許多。

後來李太子在淮州去世,楊氏帶著兄弟二人與一些老臣失散了,逃到京城外的寺廟,她統共也沒活幾年,接著就只剩下李戾同李淮修兩兄弟了。

平心而論,不論相貌的話,李戾要像李太子一些。他性子溫吞待人溫和,同誰都處的好。李淮修則更像楊氏,他骨子裏就有種偏執,想要什麽就是要拿到手的,比起尋常乖順的小兒,李淮修有些異類,他並不怕那些所謂的大人。

那時陶鴻興教養兩個公子,心裏更喜歡李戾一些,覺得他寬和大度,有容人之心,還想把女兒許給他。

不過這都是李戾傷了頭腦以前的事情了。

那時楊氏剛死,一群老臣還在暗地裏尋找兩個公子的下落,楊氏留下的下人裏頭就出了個叛徒,暗地裏同元帝的人報了信,在兩個小公子的膳食裏投了毒。陶鴻興那日正好罰了李淮修,不許他用膳,叫他正巧逃過一劫。

柳嬤嬤面上也有些晦色,她那時同大臣們滿世界找兩個小公子,找到李戾時,發現他智力倒退,差點叫人賣了。

柳嬤嬤說到這就並不多說了,她拍拍阿瑤的手,飽經風霜的面上多了幾分慶幸,“王爺總是一個人,大公子又像個稚子,如今還好遇見了王妃,有了個說知心話的人,這才算是有個家。”

阿瑤抿了抿唇,覺得心裏頓頓的痛,“大哥的病,是真的治不好了嗎?”

柳嬤嬤說起來還覺得慶幸,那幾年那樣的艱難,能保下性命都不錯了,“大公子心裏也疼王爺的,陶先生不許王爺用膳,他也只吃上一兩口,這才保住了性命。”

只是腦子到底藥壞了,陶鴻興後來也不像以往那樣喜愛他了,只專心去教導李淮修。其中滋味也只有他自己知曉了。

阿瑤想起李戾不說話時的樣子,他若是當初沒用那兩口膳,也該是個矜貴俊美的公子。

柳嬤嬤見她仿佛有些傷心,不由笑了笑,“王妃不必傷神,王爺看著面冷,心裏都記掛著呢,大公子日後也不會差的。”

如今李家就剩下他們兄弟二人,李戾未來的路,李淮修也是要叫他走得穩穩當當的。

阿瑤點點頭,她心裏還是有些難受,那麽些年,投毒肯定不止這一次,稍有不慎,李淮修都不會全須全尾地站在她面前。

夜色深重,院子裏靜悄悄的,柳嬤嬤起身吹了蠟燭,意味深長道:“王妃早些歇息,這府裏缺不了王爺,也缺不了您的。”

阿瑤嗯了一聲,她伏在床上,摸黑看著這枚圓潤的玉佩。

男人在上頭刻了花紋,細致又漂亮,周邊都磨得光滑,握在手心裏正正好。

阿瑤突然起身,也沒燃蠟燭,從箱籠裏翻出一個小匣子。

裏頭擺了七八塊玉佩和幾根小釵,阿瑤那紅綢布包著,哪一塊都是價值連城。

阿瑤挨個看過來,突然很想親親李淮修。

這都是他送給她的。

第二日辰時,有小麻雀在院子裏叫,下人們小心地驅趕,阿瑤還是醒了。

她基本上沒怎麽睡著,心裏一直記掛著,這會醒了也毫無睡意。一睜眼就看了看身旁,空空蕩蕩的,被子都是涼的,阿瑤心裏也空落落的。

拂冬把床帳打起來,伺候著她洗漱,在梳妝台前琢磨給她梳個新發式,嫁了人以後的發式和做女兒家時是不大一樣的。

阿瑤今個就梳了個以往未曾梳過的墮馬髻,襯得她氣色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