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拜帖 李淮修攔住了沈意行的拜帖,並不……(第2/5頁)

李淮修叫她不要緊張,撥了幾個管事給她幫手,回答了她許多問題。

阿瑤本該叫母親手把手教導的事情,現下轉到了李淮修手裏。

男人倒是很隨意的模樣,叫她放輕松,“不會有什麽大事。”

李淮修把手裏的書合上,面上倒是沒什麽情緒,語氣平靜道:“哥哥該發你些月錢。”

“你說是不是?”

阿瑤錘了他幾下,勉勉強強地接手了。

府上其實還有些原本的丫鬟婆子,阿瑤拿著名冊,叫她們一一重做自我介紹。

拂冬還是她身邊的大丫鬟,就跟著認臉。

阿瑤點完名冊,又訓了番話,她細細的腰肢站的直直的,一只手不知是不是有些緊張,僵硬地垂在身側,後來放輕松了,漸漸就有了點主婦的模樣。

李淮修遠遠站在廊下看她,覺得她仿佛長大了許多。

阿瑤打理了幾天,覺得慢慢有些上手了,發現府上已經收到了許多的請帖。

大都是一些十分試探性的,就是李淮修不會出席也無傷大雅,還有一部分是送給阿瑤的。

阿瑤準備一齊拒絕了,只有兩張請帖拿不定注意,一張是柔真郡主請她去品酒。

阿瑤以往很少收到柔真郡主的帖子,這人行事有些張狂,往常還在宴會上打罵過貴女,但是她父親是安王,花了些功夫就將此事疏通了。

兩人就算是在一個宴會上遇見了,柔真郡主也不會多掃她一個眼風。

還有一張是從公主府送出來的,是大公主的帖子。

當今天子元帝雖只育有二子,但是卻有六位公主,通通托付給皇後教養,元帝並不上心。到了年紀便撥一個宅子做公主府,安排婚事。這些公主若是沒有母妃照拂,便都仰仗皇後的鼻息過活。

這大公主的母妃端妃還在世,並未跟隨元帝外出避暑,如今還好好地呆在宮裏。而大公主已經成婚好幾年了,她是元帝第一個孩子,就受元帝照拂一些,婚事也好一些,她夫家是一戶姓齊的高門。

阿瑤同她的交往更少,兩人幾乎差了個輩分,以往的交際圈子也不一樣,並不知道她為何邀請自己。

這兩張請帖都有些燙手,阿瑤覺得自己如今身份有些尷尬,一時不知道該不該去赴宴。

如今這個宅子,是前朝一個大官的舊宅,後來被人買下了,一直曠著無人住進來,直到李淮修進了京城。

這宅子比馮府大的多,李淮修的書房在前院,阿瑤的院子則在後院,雖說都在一個宅子裏,但是兩邊走一趟都要一炷香了。

李淮修在京城也有謀士,還有不少都是在莊子裏就跟著他的熟面孔。

“陳氏絕對是在京城。”烏正拱了拱手,“大人,屬下命人在汴州邊界探查,陳氏半年前確實在那處現身過,她身旁跟著些乞明的賊人,跟著去京城的車隊,如今必定就隱沒在京城之中。”

方明清搖搖頭,“半年前跟的車隊,且那車隊途中還去過江南,陳氏在哪離開都是有可能的。”

“途中可不止我們盯著,莫名其妙就消失了,背後必然有人比我們先了一步。”

兩人面色都不好看,眼見又要吵起來,李淮修把手裏的信件放在桌上。

“再派人去江南探查,看她接觸過那些人。”李淮修頓了頓,“京城裏也派些人手。”

底下兩人對視一眼,都不再說話了。

烏正點頭應下了,想了想,又道:“大人,沈世子的拜帖?”

這封帖子直接被截在了前院。

李淮修隨意地看了一眼,眼神裏沒什麽情緒,“在外面見。”

烏正把帖子放在一旁,懂他的意思,“大人現下就去茶樓嗎?”

李淮修約了馮老,兩人定在下午見面。

李淮修出門的時候,看到街角有幾個鬼鬼祟祟的穿著麻布衣服的人,長相沒有記憶點,時不時朝李府門前張望。

烏正跟在李淮修身邊,悄無聲息地示意了一旁,立刻就有幾個便衣打扮的人隱在人群中,慢慢將那幾人圍了起來。

李淮修只看了一眼,就上了馬車。

馬車到了茶樓,穿著長袍的說書人正在大廳中間講淮王的故事。

“這淮王來歷可不小!傳說他出生渝州,自小就識文斷字,他與那渝州刺史還有段淵源……”

那說書人胡言亂語一通,還有不少人都聽得入迷。

如今京城裏也亂,這茶樓更是魚龍混雜,這故事從這說書先生嘴裏講出來,不出半天就能傳遍京城。

小兒的領著李淮修等人往二樓走,李淮修原本沒什麽表情,聽著聽著,忽然蹙了蹙眉。

一旁的烏正就悄無聲息地打量起那個說書人。他們主子不是在意這些東西的人,想必是這說書人有什麽不對勁的地方。

“這說書人家中困苦嗎?”李淮修止住腳步,問那個帶路的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