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第5/6頁)

可能因為年紀大了,行動不太方便,屋角的桶裏放著未洗的衣裳,桌上的茶具也不如原先的那套貴重。

寧桃微微擰了眉,給他倒了杯水,陪著說了會話。

估摸著時間不早了,惠公公催他趕緊回去,寧桃這才離開。

出了惠公公的住處沒走多遠,寧桃就瞧見惠公公的徒弟小杜正和一個小宮女在聊天,小宮女寧桃在小皇孫那兒瞧見過。

好像是伺候茶水的,小杜道:“姐姐,那邊有消息了嗎?”

小宮女搖頭:“沒聽六公公說。”

寧桃聽了一會,大概聽明白了,惠公公這是想出宮養老,可最近皇帝沒了,小皇孫登基,人走茶涼,如今都巴著新帝身邊的小六,誰還在意惠公公這個舊人呀。

而且惠公公年紀大了,連新帝的面都見不著。

所以,惠公公要出宮這事一拖再拖,都兩個月了,居然還沒遞到上頭去。

不止惠公公連他身邊的兩個徒弟如今的差事都比以前差了不少。

果然是一朝天子一朝臣。

寧桃聽到這裏,又折了回去。

惠公公坐在窗前借著光在包粽子,寧桃道:“公公想出宮,為什麽不差人來找我呀?”

他也不是想多管閑事。

不過惠公公待他確實不錯,有什麽消息都會差人與他說一聲。

不管目的是什麽,寧桃都領這份情。

惠公公頭也沒擡道:“大人這麽忙,老奴怎麽好意思……”

“有什麽不好意思的,公公只管像以前一樣差人找我就是了。”

惠公公手一顫,包好的粽子就散了。

寧桃一邊幫他把東西撿一起來,一邊道:“我聽說公公家裏已經沒人了,若是公公不嫌棄就先來我那兒吧,等公公找到了好的去處再走也不遲。”

惠公公心頭一梗,半天說不出來。

只能別過頭偷偷地抹了抹眼角。

寧桃道:“公公有什麽要緊的東西沒有,我瞧見小杜在前頭呢,不如讓他先幫您收拾收拾,過幾日我進宮侍讀,再問問六公公。”

惠公公顫巍巍地把手裏的粽子包好,顫聲道:“那就麻煩大人。”

寧桃從惠公公這兒出去,考試已經結束,大家紛紛出宮去了,成績還得等兩天。

出了宮,馬富貴和齊望幾人坐在車裏還在等著他,見人過來,這才松了口氣。

馬富貴道:“還以為你迷失在宮裏了。”

寧桃道:“碰見個熟人。”

他宮裏的熟人也就是惠公公,馬富貴道:“他情況不太好?”

寧桃點頭。

先帝在時惠公公有多風光,現在就有多淒涼。

惠公公這個人要說風光吧,其實跟歷史書上那些大宦官那是差遠了,他是一心向著皇帝,平時別人送他的東西,他也就撿個零嘴給收了,都是些無傷大雅,讓人拿不住把柄的事情,而且收的還是沒什麽劣跡,能被皇帝重用的人……

皇帝一沒了,他就跟沒了孩子的老母親似的,精氣神都沒了,寧桃感覺他時日也不多了,若是能解開心結,還能活下去,若是……

只能聽天由命了。

馬富貴道:“怪可憐的。”

他們這批翰林院的起初還被宣進宮當過值,後來皇帝生病,除了惠公公和太醫,連皇後都近不了跟前。

馬富貴也去過兩次,頭一次去的時候,惠公公給每人都講過注意事項。

如果皇帝今日身體不舒服,你去當值了,惠公公也會提醒你一下,馬富貴當時還以為他們和寧桃關系好,所以惠公公才提醒的。

直到後來,大家聊起來才知道,老頭兒只要是新人去,能幫的都會幫一下。

所以,馬富貴對於惠公公的印象也蠻好。

如今聽到惠公公的情況,不免有些感慨。

正準備離開,就聽小武道:“公子,六公公來了。”

話音未落,小六已經到了馬車跟前。

寧桃掀開簾子,小六恭恭敬敬道:“先生,聖上請您過去一趟。”

寧桃跟著小六又折了回去。

想起惠公公出宮的事,便隨口提了一句。

小六道:“奴才倒是聽說了,不過最近聖上新登基,政事有些煩忙,還沒顧得上放人出宮,最近正讓人在宮裏統計著,大概有不少的宮女到了年紀是要出去的。”

寧桃了然,“那麻煩公公把惠公公的名字給添上,定了放出宮的日子,記得通知我一聲。”

小六笑道:“先生放心。”

放心個屁。

惠公公可不是一般的宮女,結果要出宮這事,居然連個門路都沒有。

寧桃總感覺這中間有什麽事兒,是他不知道的。

寧桃緩了緩神,又跟小六聊了幾句聖上最近都忙的事,就到了皇帝所在乾清宮。

進到裏頭,寧桃才發現,今日來的不止他一個人。

各部的大佬幾乎都來了,就連欽天監的也有人在,討論的是邊城開集市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