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第3/3頁)

這還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方言欽顯然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下一任新帝了——元平帝之所以現在還沒有封他做太子,不過是因為太祖皇帝在位的時候曾經立下過規矩,皇子要及冠之後才能封為太子,也就是說孫安康四人以後自然也就是新帝的心腹了,他們的榮華富貴才剛剛開始。

所以他們的心情能不復雜嗎?

不過方言欽可不關心他們現在是個什麽心情,他更關心那些清流文人。

所以一下朝,他就直接問道:“皇叔,當初那些試圖逼宮的官員,你打算怎麽處置他們?”

不是方言欽心眼小。

這些清流文人和左相他們可不一樣,左相他們是為大乾的江山著想,才千方百計地想要阻止他上位,可是那些清流文人,很多是覺得方言欽打了他們的臉,所以不分青紅皂白,也要把他拉下馬。

而且方言欽可不是沒有給過他們機會。

別忘了,審二公主的案子的時候,他僅僅只是讓他們去旁觀了一下而已,事後也是為了朝局的安穩,沒有問罪於他們。

結果他們倒好,蹬鼻子上臉,連殘元入侵這樣的事關國家安危,百姓生死的事情都能拿來做筏子威脅元平帝。

之前不處置他們,純粹是因為沒騰出手來,現在大乾外患已除,要是再不給他們一個教訓,他們恐怕真的能上天。

元平帝只說道:“已經有章程了。”

“鬧的最嚴重的那一批人,還有和彭家有勾結的人,直接罷官,交由刑部問罪,其他人全都貶到偏遠一點的地方去做官。”

“至於空出來的官位,我準備趁著這次史無前例的大勝,加開一次恩科,把進士錄取名額從原本的兩百六十名增加到四百名,算是補上去年科舉時減去的那些名額。”

去年的科舉,因為大皇子他們相互攻訐,導致會試兩次閱卷的錄取人員有三分之一的差別,當時元平帝為了平衡朝局,只能快刀斬亂麻,只錄取了兩次閱卷都上榜的士子。

元平帝心裏一直惦記著這件事情,畢竟那些舉子寒窗苦讀幾十年,只差臨門一腳就能越過龍門了,結果卻因為皇家的那點糟心事,害得他們又要浪費三年時間,所以他心底一直過意不去。

好在現在能彌補回來了。

方言欽笑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