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第2/4頁)

說到這裏,裴氏直接就氣笑了:“後來我才知道,那徐盛的夫人哪是死了,她那是被徐盛隨便找了個由頭關起來了……”

“當年那徐盛不過是個農家子,就因為是家中的愛上書屋的機會,後來他父母年紀大了,家中的重擔就全都落到了他弟弟身上,他弟弟為了賺錢供他讀書,就去鏢局做了鏢師。

誰不知道押鏢就是拿命掙錢的活計,果然沒多久,他所在的鏢局就遇到了山匪,他雖然保住了性命,人卻癱了,好在鏢局仁義,補償了他一百兩銀子。

那徐盛隨後就把這一百兩銀子要走了,因為他要去府城考鄉試,正是因為有了這一百兩銀子,他才能考過鄉試,得中舉人。

而他的恩師也看中了他的潛力,便讓女兒帶著大筆的嫁妝嫁給了他,資助他繼續往上考。

結果他考中進士之後,看著別的同年都在嶽父的提拔下,謀到了一個好的官缺,他卻只能到山東這個窮鄉辟野裏來,他心裏就越來越不平衡,然後把氣全都撒在了他夫人身上。

而他夫人之所以能活到現在,全是因為他後來看上了他那個癱瘓在床的弟弟的媳婦,他那個弟媳原本是罪臣之女,因為他高中之後,除了偶爾寄點錢回去,基本上就沒再管過這個弟弟,以至於他都二十七了還沒娶妻,後來他叔叔看不下去了,給他買了個媳婦。

好像是後來徐盛他父親去世,徐盛才不得不回家奔喪,順便守孝,結果不知道怎麽的,他就和他那弟媳勾搭到了一起,沒過多久,他弟弟就突然暴斃了,再然後,等到徐盛和他弟媳都出了孝,他就直接把他弟媳納做了妾室。

他想著要是再娶個能給他助力的新婦,那她肯定容不下他的那個小妾,而且對方要是出身高門,到時候就算他想護著那個小妾一點恐怕都不行。

所以他才留下了他的那個原配夫人。”

也正是因為徐盛的縱容,他那小妾越發的放肆,平日裏在東昌府擺著知州夫人的譜也就算了,現在居然還搶了裴氏發給正室夫人的請柬,擺譜擺到裴氏這裏來了。

“而且你知道她送了我一個什麽樣的見面禮嗎?”

“一尊有我手肘那麽長的黃金鑄的觀音像,他一個小小的正五品,年俸不過一百兩,竟然能一口氣拿出八千多兩銀子送禮。”

“而且那小妾在和我們閑聊的時候,還三句不離她父親是被冤枉的……”

裴氏還能不知道他們打的什麽主意,不就是想討好她,到時候好借她的勢為那個小妾的犯官父親平反嗎?

“聽說那小妾的父親以前可是個三品官,他要是起復了,徐盛不就有了一個得力的嶽家了嗎,就是那正室的死期恐怕也不遠了……”

這要是以前,裴氏就算知道了這些事情,也不會去做什麽。

因為那正室是徐盛的夫人,所以這件事情只能算是徐盛的家事。

所以在講究夫為妻綱的禮法上,除非是那正室紅杏出墻又或者是做了對不起徐盛的事情,她才能出手處置那正室,否則就算徐盛再寵妾滅妻,她也是沒有資格管的,瀧王也一樣,所以她能做的頂多就是可憐那正室幾句,而且過後就忘了。

可是現在,她再聽見這種事,總覺得哪兒哪兒不得勁。

因為她慢慢地回過味來了,憑什麽,同樣是人,男人生下來就是高高在上的,女人生下來就是低賤的。

就比如她,比如凝夢,就因為她們不允許丈夫納妾,所以明明她們把家裏打理的有條有理,在外面還是傳出了母老虎的罵名,不知道多少人拿著她們的所謂的‘離經叛道’的事跡教訓家裏的妻子女兒。

又比如徐盛的那個正室夫人,明明徐盛是靠著她的娘家的扶持才能考上進士,可是現在徐盛寵妾滅妻,其他人聽見了,除了罵他幾句忘恩負義,更多的居然是覺得那個正室夫人給不了丈夫助力,又栓不住丈夫的心,所以落到現在這個地步完全是自找的。

裴氏越想越氣。

所以她就想著幫那個正室夫人一把,為給自己出一口惡氣,也給天底下的女人出一口惡氣。

“那您就放手就做。”

方言欽說。

聽見這話,裴氏眼前一亮。

她就知道方言欽一定會支持她的。

因為她也是這個想法,只不過東昌府現在是方言欽在管,所以她覺得她想處置徐盛,也應該征得方言欽的同意。

至於這件事情傳出去之後,可能會損害到她的名聲,從她縱容方言欽幫著趙凝夢休了宋魯之後,她還有名聲可言嗎?

裴氏又說:“而且我想著,東昌府以前是你父王在管,上下的官員也都是你父王的人,他們就算明面上投效了你,背地裏肯定也藏著不少心眼,這會兒正好,拿這個徐盛殺雞儆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