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第2/2頁)

這下子,他後娘再也無法證明自己的清白了。

而歷擎宇要的就是這個結果,畢竟他也沒有辦法證明他後娘和管家真的有什麽苟且。

最主要的是,他親爹的心眼本來就小,這件事情一出,他心底肯定會落下一個疙瘩,以後自然少不得會多護著他這個唯一的兒子一點。

所以事情到這裏當然沒完。

因為這件事情,他後娘偷雞不成蝕把米,自然更迫切的想要除掉他。

但她根本不是歷擎宇的對手。

所以在這之後,歷擎宇先是設計坐實了他後娘和管家的奸情,而後利用搜索引擎,一路考中小三元,打臉無數青年才俊,最後在異族犯邊之時,設計除掉了他後娘的娘家,又以奇兵打退了敵軍,徹底名揚西北……

而到這時,他輝煌的人生不過才剛剛邁出了一小步。

因為西北一戰,鎮國公對歷擎宇感官極佳,所以回京述職的時候,也為他在承安帝這裏請了一份功。

承安帝因此對他有了印象。

而歷擎宇的危機卻還沒有結束。

因為被他算計致死的後娘的親身父親正是內閣首輔幼子的一個寵妾的爺爺。

巧的是,這位首輔家的小少爺也參加了這次春闈,而且還是狀元的熱門人選。

不過好在歷擎宇勾搭上了鎮國公的小女兒,才沒讓對方得手。

而且他也很聰明,在得知這次殿試的考官全都是首輔的門人之後,就知道對方一定會在閱卷的時候動手腳。

於是他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應對的好辦法。

他直接改變了自己務實的文風,模仿那位首輔家的小少爺的文風,利用搜索引擎,裁剪出了一篇精彩絕倫的文章。

所以在閱卷的時候,一眾考官果然錯將他的文章誤以為是那位首輔家的小少爺的文章,然後列為了第一名。

因為科舉閱卷是糊名制,即考生的試卷都會用紙糊住姓名,再由專人進行謄抄,考官審閱的試卷就是專人謄抄的那份。

所以等到閱卷結束,專門負責抄榜的官員揭開糊名的時候,所有的考官都懵了。

但是為時已晚,因為名次已經無法更改。

所以承安帝知道這件事情之後,欣然點了歷擎宇為狀元,並且對能讓首輔黨吃癟的歷擎宇起了濃厚的興趣。

而成為狀元之後,歷擎宇高興的同時,也知道自己算是徹底把首輔黨給得罪了。

所以他深思熟慮之下,決定投靠承安帝,為此不惜拒絕了永王的招攬。

畢竟作為一個現代人,誰沒有聽說過‘槍杆子裏出政權’這句話呢。

而承安帝雖然昏聵無能,但是他手裏有兵啊。

之後他幾次巧妙化解了首輔黨和永王黨的陷害,還屢次破壞了首輔和永王的陰謀。

加上承安帝癡迷玄修,而他的搜索引擎裏隨隨便便就能搜到一大堆的道家典籍,所以他隨即便將這些典籍敬獻給了承安帝。

承安帝因此對他越發的信任,並逐漸將他視為自己鏟除權臣,收復朝堂的唯一的機會。

即便承安帝發現他有些帷薄不修,上到豪門貴女,下到勾欄妓子,從來來者不拒。

但俗話不是也說人不風流枉少年嗎,所以這一點在承安帝眼裏根本無傷大雅。

所以首輔陷害他禍亂宮闈,承安帝便站出來給他撐腰。

他帶兵出征,承安帝便掏空內孥給他籌措糧草。

……

好在歷擎宇也沒有辜負他的期望,他先是大破倭寇,而後一舉鏟除首輔黨,緊跟著掃平了和異族勾結的永王黨,至此,天下終於重歸太平。

但是不幸的是,逆黨終於全都鏟除了,承安帝的身體也堅持不下去了。

畢竟他早就被丹藥掏空了身體。

而早在兩個月前,鎮國公就已經去世了。

但好在還有歷擎宇。

所以承安帝只能在臨終之前,將年僅兩歲的小太子、未來的小皇帝托付給了歷擎宇。

對於歷擎宇,他自然是再信任不過的。

歷擎宇也沒有辜負他的信任,之後一直恪盡職守輔佐小皇帝,即便後來小皇帝命他在朝堂上扮狗叫逗他開心,他也沒有絲毫怨言。

當然了,如果事後他的那些紅顏知己沒有因此抱怨小皇帝的頑劣,而他沒有說出那句‘畢竟是自己的親生兒子,不哄著還能怎麽辦’的話,那麽這絕對是一段君臣相得的千古佳話。

想到這裏,方言欽忍不住嘖了一聲。

然後他直接提筆在歷擎宇的考卷上打了一個大大的朱叉。

“聽聞此人一入京,便與人在風月場所中為一妓子針鋒相對,如此放蕩不堪,實不配為狀元,直接打入三甲最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