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第2/3頁)

親迎禮在盡可能延續舊例的基礎上,專門為宋佩瑜與重奕做出些改動,比尋常世家大族的大婚之禮都更隨意熱鬧。

在呂紀和的帶頭下,眾人紛紛起哄,讓重奕退回天虎居門口,重新面對眾人的刁難。

重奕認真的將宋佩瑜的身影收入眼中,痛快的應了眾人的要求,大步走向門口。

仿佛他急著從府外翻墻進來,並不是為了早些將宋佩瑜從天虎居帶走,只是想早些看到宋佩瑜而已。

正因為在大門處沒攔住重奕而窩火的宋氏兄弟和侄子們,惱羞成怒之下,對重奕毫不客氣。

他們自認於武藝上絕不可能勝過重奕,也找不到能在武藝上為難重奕的人,準備的都是詩文之類的難題。

宋氏兄弟和侄子們原本只是想稍微為難下重奕,不讓重奕輕易將宋佩瑜從天虎居帶走,卻沒想到重奕面對他們的為難時,居然能流暢的說出讓所有人都挑不出錯,甚至越想越拍案叫絕的答案。

這是課業不精,以至於讓朝臣們感嘆永和帝後繼無人的太子殿下?

宋氏兄弟不信邪,他們覺得重奕是提前找人‘押題’,剛好背過他們提出問題的答案,才能對答如流。

而且他們有具體懷疑的人選。

感受到身上猶如針刺般的目光,呂紀和臉上的笑容微僵,氣勢洶洶的與瞪著他的宋五對視。

看什麽看?

還不是你們太沒用!

宋二焦急惱怒之下,完全忘記他的初衷不是想將重奕為難住,而是想讓重奕知道從天虎居帶走宋佩瑜的不易,所問的問題越來越難也越來越偏,完全不給重奕留任何退路。

重奕卻每次都能對答如流,回答問題的速度比宋二想問題的速度還快。

明明天氣越來越清涼,宋氏兄弟額間卻快速蒙上密密麻麻的細汗。

宋氏侄子們也沒好到哪去,就算是專門研究學問的人,也拿重奕完全沒辦法。

除了書本上的記載,學問二字本來就是很私人的事,完全沒法說誰對誰錯,只能說觀點不同。

至於書本上的記載……他們知道今日才知曉,太子殿下居然能過目不忘,而且博覽群書。

重奕再次憑本事,以讓眾人難以理解的速度走到宋佩瑜面前。

親眼見證太子成婚心切的禮官們不顧頂頭上司宋二的惱火,假裝沒發現還沒到吉時,高聲唱喏,請重奕和宋佩瑜前往松鶴堂拜別父母。

松鶴堂中,難得身著華服,滿頭珠翠的宋老夫人坐在首位,柳夫人站在宋老夫人身側。

宋瑾瑜抱著宋良辭的牌位,站在宋老夫人另一邊本該放著椅子的地方,他身側還站著葉氏。

重奕和宋佩瑜在禮官的指引下,三跪九叩,先認親改口再正式拜別,然後離開宋府。

自從被宋瑾瑜叫醒後,宋佩瑜心中就只有充盈的喜悅。

在他看來,他與重奕成婚,是完成兩人多年的期待,完全沒有成婚後就要離家的憂慮。

而且重奕在請期那天,當眾答應宋老夫人,他們成婚後,每月都會回天虎居住一旬,永和帝也默認了重奕的說法。

直到此時此刻,正式拜別父母,轉過身與重奕手牽手往外走的時候,聽見禮官小聲提醒他‘不能回頭看’,宋佩瑜的鼻腔才猛得湧上酸澀。

身側的人似乎感受到了他的情緒波動,重奕無聲握緊宋佩瑜的手,“想看就看,我們再與母親和大哥說會話,時間也來得及。”

望著禮官突然青白的臉,宋佩瑜不厚道的笑了出來,連忙擡起右手的‘合歡扇’擋住下半張臉,心中的悵然消散的幹幹凈凈。

重奕的迎親隊伍中沒有轎攆,只有他的太子儀仗。

走到宋府大門處,重奕忽然將宋佩瑜攔腰抱起,在周圍的起哄和叫好聲中,抱著宋佩瑜走上太子儀仗最前方的高大車架,才將宋佩瑜放下,與宋佩瑜牽手並肩站在車架上。

宋佩瑜忍不住將目光長久的停留在宋府的牌匾上,眼睜睜的看著宋府的牌匾越來越小,也越來越模糊。

太子儀仗開始緩慢的走動起來,卻不是直接回皇宮,而是要在鹹陽城內轉個大圈。

迎親隊伍先行,二百五十六輛裝著聘禮的馬車緊隨其後。

等太子儀仗回到皇宮,在勤政殿前停下時,太陽已經在地平線上,投灑著橘紅色的光芒。

宋佩瑜右手握著‘合歡扇’,左手與重奕十指相扣,在朝臣們的注視下走進勤政殿。

永和帝正穿著祭祀時才會穿的龍袍,帶著十八珠冠冕高坐在龍椅上,龍椅邊還設了兩個側位,分別坐著長公主和肅王。

宋佩瑜和重奕按照禮官的提示,一絲不苟的完成大婚儀式。

勤政殿的大禮後,東宮還有小禮,設宴也是在東宮。

宋佩瑜不是女眷,無需守在婚房中等待重奕回來,他與重奕換了新禮服後,一同出去宴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