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我這樣的人(二合一)(第2/3頁)

他放下那奏本:“揭帖呢?”

庚昏曉從袖囊中拿出那揭帖,遠處案幾前的太監便已起身過來,對他道:“庚大人,給我吧。”

庚昏曉這才發現這位乃是司禮監掌印傅元青。

他一怔,傅元青已從他手中輕輕拿走了揭帖,放在案幾上——那裏大約堆了有二十來張類似的揭帖,看來早晨得到消息面聖的並不止他一人。

少帝道:“賴立群你繼續講吧。”

賴立群應聲是,便道:“今日東廠得了消息,諸位京城大員門前都貼了類似的揭帖,便緊急聯系北鎮撫司去搜查。臣這邊請示了曹秉筆,又和白大人通了氣,在京城裏敲了各位大人的門,林林總總怕是印了有五六千張,被咱們查得閱覽過的也有近三千余份……”

傅元青做完這些舉動,並不走入人群,依舊孤零零一個人在龍案後提筆記錄,似乎所議之事與他無關。

庚昏曉便想起這幾日的朝中的謠傳。

傅元青辦事不利,惹怒少帝。

如今司禮監由曹半安代管,連北鎮撫司的提督權,也給了曹半安。

傅元青空頂著司禮監掌印之職,已淪落到淒慘境地。

他移回視線,見浦穎也正看著傅元青皺眉。

兩人視線正好搭上線,互相看了一眼,庚昏曉垂下眼簾。

*

傅元青聽賴立群稱述,又看少帝發怒斥責。

如今他置身事外,便瞧方涇與賴立群陪他演戲……過了一會兒百無聊賴的拿起身邊揭帖。

那揭帖寫得工整,走了八股文的寫法,文采斐然,風格熟悉的很……不出意外,怕是蘇余慶的手筆——瞧不出來,表面老老實實的,私底下陪著皇帝發瘋。

雕版印刷的樣式雖然做得粗糙,可基本功紮實——他一眼就能看出是司禮監經廠能人巧匠雕刻。

……大約是陳景演多了,他已能從少帝這套行雲流水之中,瞧出他什麽時候是真的生氣,什麽時候是假的動怒。

少帝一封《憂宏疏》,貼出去不過幾個時辰,就分辨了忠奸。

今日敢來養心殿面聖陳情的,大多是看開了生死,將社稷擺在前面的。名字他已經記錄下來,造冊後留給少帝,未來用人選拔,便不憂心。

更讓他欣慰的是少帝這縱橫捭闔之術,已遠超他年歲閱歷。

假以時日,必成一代明君。

盛世指日可待。

“傅元青。”少帝似乎感覺到了他在出神,喚他名字。

傅元青收筆起身:“奴婢在。”

少帝點了點面前的茶碗:“涼了。”

分明是故意。

此話一出,諸位大臣瞧他神色復雜,耐人尋味。

他應了聲是,上前為少帝換茶,待一切事畢,方才回到龍案側提筆繼續記錄。

又議了半個時辰,中途過來的大臣,多了七八位。少帝終於結束了這次安排,諸位重臣告退。

他行至少帝面前,作揖道:“陛下……”

“阿父想見浦穎?”少帝端起茶來問他。

“是。”傅元青說,“有些許日子不曾和浦大人說話,想問個好……”

少帝看他,過了好一會兒終究是心軟了:“你替我送送他吧。”

末了有些不放心,對他說:“不準多聊別的,快去快回。”

傅元青點頭:“謝陛下。”

他從東暖閣退出來,快步幾步出去,正好瞧見在尊義門的庚昏曉:“庚大人。”

庚昏曉一怔,回頭瞧他,平揖道:“傅掌印。”

“庚大人去哪裏?”

“回六科廊。”

“正好,我便去一個方向,與大人一同走走。”傅元青說。

*

兩人從尊義門出來往六科廊方向走,待走了幾步,周圍侍衛少了,庚昏曉忍不住問他:“傅掌印,下官自問這些年參奏內監之弊不少,因礦稅鹽稅貪汙下獄的內官大有人在,又不曾在朝堂上留過什麽情面。不知道為何大人會看中庚琴入宮為後?”

傅元青對他說:“那些因貪墨的內監,本就違背例律,因受刑罰嚴懲。為何大人會以為傅元青會因此有偏見?”

庚昏曉沒料到他這麽說,一時沒了言語。

“再說後位人選一事,我雖然有舉薦,並未一味力薦,還是陛下最後看中大人世家清廉,令妹品性高潔。”傅元青笑了笑,“傅元青不過宮人,大人擡高看我了。”

後面這句便有些自謙,庚昏曉只能拱手道:“是下官以小人之心度掌印胸襟。慚愧。”

“大人為戶科給事中,也應曾多次上言戶部之事。所言所諫,邏輯縝密、證據確鑿,直針時弊,入木三分。”傅元青對他說,“官者三法:清、慎、勤。大人皆得……我在宮中拜讀大人奏疏,很是佩服。”

“掌印謬贊了。”

傅元青在華蓋店禦階下停下腳步,對他說:“我便到此處了。”

“好,那下官回六科廊。告辭了。”庚昏曉轉身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