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第2/7頁)

吳美聯離開後直接向教導主任匯報。

教導主任當即急了。

他以為距離陸月真的匯報至少會有一段時間,而且一般來說,正常人應該都會給彼此一個緩沖時間,確保自己在這個緩沖時間內能拿到最大的利益。

可是萬萬沒想到啊,陸月居然就這麽迫不及待的匯報了。

果然是小孩子,嘴上沒個把門的。

教導主任讓吳美聯離開,又把徐志高叫了過來,讓徐志高把寫匿名信的人找到。

只要找到了這個人,讓這個人作證他親眼看到陸月作弊,那麽他們後來的一切就是按照規程辦事,教育局就不能找他們的麻煩了。

甚至,陸月就算不想重考也不行。

只要有所倚杖,就算是教育部又能怎麽樣?還不是得按規定辦事。

然而當本地教育局徐局長到來之後,一切發展卻徹底的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

周五早操之後,教導主任將柳雪梅和周向上提早叫到了辦公室,讓兩人在辦公室候著。

這兩人一個寫了匿名信,一個幫著投了匿名信。

徐局長到來後是校長張臣岷接待的,教導主任,徐志高,吳美聯都待在主任辦公室等。

張臣岷先帶徐局長參觀了學校的教學樓,辦公樓,又在操場壓了一會兒地,再然後又參觀了食堂。

等參觀食堂的時候正值午飯時間。

陸月和李思思,張蘭,郝城正在一起吃飯。

自從知道陸月也在三中後,每天郝城都會沒皮沒臉的過來混在女生堆裏蹭飯。

徐局長在離開時,拐了個道,走到了陸月身邊。

陸月立刻站起來,對著徐局長一笑,“徐伯伯。”

“在這裏讀書感覺怎麽樣?能適應嗎?”

“還行。”陸月笑道:“徐伯伯,我在這裏交到了很多好朋友。”

說著,陸月向徐局長介紹了李思思張蘭郝城,三個人向徐局長問好,徐局長笑著應了幾句,大手摸了摸陸月的腦袋,“這麽多人,你是最讓徐伯伯放心的一個。”

可不是嗎?

受了委屈,連報告寫的都是冷冷靜靜,一點感性詞匯都沒有,就像是家用電器的說明書。

這樣的孩子太懂事了,懂事的讓人心疼。

張臣岷一臉慈愛,“徐局長,兩位認識?”

徐局長讓陸月坐下,繼續吃飯,笑道:“平陽初中教學樓倒塌後,是我親自處理的。”

“徐局長辛苦了。”

說著,徐局長帶著人走了。

等回到校長辦公室,徐局長開始詢問三中的教學模式,教師評優標準,教師的獎金福利等等。

其實徐局長早在來之前就將三中調查了個底掉兒,這些問題張臣岷不說,他也知道。

不過流程還是要走一下。

而且他想聽這位老學長親自說一說,自己這麽設立的初衷。

這位老學長和他認識二十年了,他是了解的,對教育是真的用心。

不過也可能是用心過度,反而走偏了。

等校長說完,徐局長開始提陸月的事情,前因後果說了一番,徐局長說道:“當初平陽鎮山體滑坡,教學樓倒的時候還在上課,有一些人沒跑出來。我接手解決這些孩子的讀書問題後,才聽說,當初教學樓倒坍後,在救援隊到來之前,陸月一個人帶領老師村民把一半的人都挖了出來,為救援隊救助其他人節約了時間。”

徐局長說:“這孩子學習很好,通過測算知道哪裏能挖,哪裏不能動,所以救人途中並沒有出現一個意外。”

“可是……”張臣岷不願意相信三個老師會專門為難一個孩子,說道:“這不能說明她沒有作弊,也許她是來到三中後,發現自己無法像在平陽初中一樣考第一,所以……”

徐局長從公文包裏拿出了一疊資料,都是平陽初中孩子們的學習能力測試各項分值和排名。

張臣岷一個一個的看過去,陸月排在第一,邏輯推理能力,閱讀理解能力,擴展能力,體能等等都是第一。

這是教育部找人專門做的試卷,不可能作弊也不可能有假。

張臣岷一個一個的往下看,從震驚到平靜,到驚嘆。

平陽初中一個鎮中學,聽說總共才只有三十六個學生,有時候根本分不出初一初二初三,大家只能在一起上學讀書,就這樣的教學條件到底是怎麽培養出來這麽多優秀的孩子?

徐局長又拿出了幾個筆記本,幹幹凈凈,明明白白,圖文並茂。

徐局長說:“這是陸月那孩子自己的筆記本,和這個類似的有幾百本,都放在平陽中學的閱覽室,每個人都可以看。”

張臣岷接過,一本一本的翻,單看這幾本,從一個小的問題一路擴展至高年級的知識點,陸月的水平早就已經超過了中學的範疇。

她一個鄉鎮的學生,是從哪裏接受了這麽多深度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