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不肯回國的留學生(23)(第5/6頁)

不光學校有獎勵,國家也先給了一筆獎勵,接著商談關於這款機器人的購買技術問題。

這幾個學生是學校第一個讓國家購買了技術的團隊。

分到的錢就算是平均分一下,也足夠他們一下子暴富了。

其中一個學生家裏十分窮,分到錢後,他整個人都懵逼了。

呆了好久,才跑去電話亭給家裏打電話。

據說,電話一接通,這位張口就是一句:“爸,媽,你們可以不用那麽辛苦了,我,我能養你們……嗚……”

說完這兩句,他就哭的停不下來了,把他爹媽嚇得不輕,還以為自己兒子在學校受到了欺負,後來還是他的朋友看不過眼,擠進去說他是高興的。

聽說自己兒子在學校因為研發了機器人被國家購買了技術時,他父母還只是高興驚喜,等到聽到那筆錢的數額,就是有點嚇蒙了。

第一反應就是,真的假的?不會是遇到騙子了吧?

怎麽就能分到那麽多錢呢??

兩位長輩實在是心裏不安生,千裏迢迢趕來了首都,白校長親自接待,肯定了這個消息的真實性,並且真的看到了錢,他們才充滿虛幻感的相信。

這居然是真的。

國家,居然真的給了他們家孩子錢。

這件事一度成為了學校論壇的熱門話題。

許多學生為此更是跟打了雞血一樣,每天恨不得自己是個長著八只手的海綿,一邊吸收著各種新知識,一邊努力去開拓屬於自己的路。

別看紀長澤每天好像很忙一樣,他自己也是有新大學論壇編號的,倒是也不說話,就是每天蹲在裏面圍觀校園日常。

他是01。

白校長是02,方鶴老師是03。

當初測試論壇功能時,就是他們仨測的。

紀長荷在論壇屬於常常被提起的狠人。

一位熱門貼主樓是這麽形容她的。

【這位學姐,人狠話不多,平時很低調,但每次出現都是在炸大雷,上次那個空中墜落保護裝置,還有學校現在新出的太陽能路燈,全是出自她的手筆。

其他的我就不說了,你們直接去“百大成果”裏看,她所有的成果排名全都在前三十,還有她的舍友方琦學姐,這倆人湊在一起,簡直了。】

新大學裏的年輕人們可能是華國最能接受新事物的人了。

畢竟學校裏的各種發明層出不窮,誇張點說,可能今天大家還在扇扇子,明天就變成了電扇,後面就成了空調。

尤其是在全員進步的氛圍中,想要鹹魚都顯得格格不入。

新大學開學第四年,第一批學生畢業。

之後,新的學生入校。

這四年裏,新大學時常出現在報紙新聞上,每每出現一個新鮮事物,總有五成的可能性是新大學學生研發。

外面還有個說法,說如果華國是在悄無聲息春雨潤無聲的變化,那麽新大學就是一天一變。

小劉村裏,當初那個試圖糾正紀奶奶飛機不是用搖杆的高中生張遠也在努力下考入到了新大學。

他第一次來首都,父母實在是不放心,就去拜托紀長荷幫著照顧一下。

倒是也想拜托紀長澤,但大家都知道紀長澤忙,再者,他出了名的不會照顧自己,說不定還不如張遠呢。

都是一個村的,說起來還有點親戚關系,又是舉手之勞,紀長荷自然答應了下來。

作為同村遠房親戚,也是作為學姐,她騰出一天時間來,來到母校幫助張遠適應學校。

比起四年前學生們大多大包小包背著被褥,如今的華國經濟肉眼可見的變好,普通家庭也不再吝嗇於那一床被子的錢,許多學生都只是簡單帶著行李箱。

張遠也是如此,只帶著個行李箱,裏面裝著一些衣物。

至於他常用的那些書,全都寄了快遞。

快遞的興起隨著網絡購物軟件快速發展起來,有速度快收費貴的快速,也有收費少寄的慢的快遞。

張遠的書不是著急用,所以就找了個速度慢的。

跟紀長荷碰頭之後,他還好奇的問:“長荷姐,聽說全國最大的購物軟件就是新大學的一個學生做的,你認識嗎?”

“認識,是我同級的同學。”

紀長荷要幫張遠拿行李,被他躲過去,她也就不客氣了,簡單說道:“他當初有了這個構思的時候還在學校論壇裏發過帖子,當初第一批店鋪就是學校裏的同學們。”

新大學的學生最大的特點就是動手能力巨強。

很多東西他們做出來後覺得沒有用,或者是打算做個更好的,就放到店鋪上面去寫個自己覺得合適的價格賣掉。

至今許多學生的店鋪也有許多人收藏,主要也不是想買,就是想湊個熱鬧。

畢竟學生們想法天馬行空,他們放棄的這些小物件,比起有用,用奇奇怪怪來形容更加貼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