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不肯回國的留學生(22)(第5/6頁)

方鶴:“……”

老校長:“……”

旁邊站著的院長:“……”

一時間,三人竟不知道是該去震驚五個小時看完三十本書好,還是思考一頓吃三碗飯到底少不少。

尤其是院長。

他只知道紀長澤給予了新的醫療技術支持,奇跡般地可以解決被列為絕症的這種病症。

但他不知道,紀長澤居然是在短期內做到的。

尤其聽對方的意思,他還是在“上次”知曉了白校長的病,為了治療他的病症有意識的去研究醫學方面的書。

最後居然還真讓他研究出了成果。

天才,不!妖孽!這就是個妖孽啊!!

院長又是艷羨,又是可惜。

這麽好的一個醫學天才,可惜是搞科研的,不能挖墻腳啊!

紀長澤倒是對警衛員的“反正長官說什麽都是對的,長官哪裏都是好的”態度習以為常。

“院長,先給白校長看看病吧,越早治療越好,新大學還有兩個月就要建立完成了,到時候還要白校長去坐鎮呢。”

白校長此刻也不說自己不去新大學了。

既然病能治好,去!當然要去!!

他要為新大學發光發熱!!

他要好好的活剩下的歲數,就算是要死,也要培養完了幾批學生再死!

一切都進行的很順利。

白校長接受治療中,他的女兒知道了父親能夠被治好的消息,連夜回了家,感激到差點給紀長澤跪下。

看著白家人抱作一團充滿喜悅的哭泣,方鶴放松的笑了。

他擡了擡眼鏡,對旁邊站著的學生說:“放在一年前,我是斷然沒想到會有今天的。”

視為恩師的老校長不用再身患絕症隨時可能離世。

當做親子一般教養長大的學生並沒有叛國還是愛國英雄。

華國快速發展,在國際上也擁有了其他國家的尊敬。

方鶴總結:“像是做夢一樣。”

紀長澤看著老師灰白色的發,給了他一個擁抱。

他無法再讓對方的頭發回到曾經的黑亮,卻可以讓他的臉上重新煥發曾經的光彩。

“老師一起來創造這個夢吧,讓它越來越美。”

方鶴答應了。

他也成為了新大學的一名老師。

在白校長出院的一個月後,新大學建立完成。

這是一座試點大學,但也是寄予了國家厚望的大學。

如果新大學試點成功,這種大學模式會直接推行到全國。

與傳統的大學不同,新大學更加重視對科研方面的培養,招收學生時除了高考直招,也會根據學生意願從其他學校挖墻腳。

華國重視學習的時間還是有點晚,一部分的年輕人正好錯過了這個時間段,這次特地面向全國招生。

只要考得上,就能進入新大學上學,因為是試點大學,學費全免,學生可以通過在大學中為老師做事賺取生活費用,只要肯下功夫,不光能學習到新鮮知識,甚至還可以往家裏寄錢。

紀長荷報考了。

她上學時,其實成績也很好。

紀長荷跟弟弟紀長澤雖然相差幾歲,但卻是一起入學的,畢竟是方老師來了小劉村後,學校才真正開辦起來。

她的天賦自然是不能跟弟弟相比較了,但也算的上是不錯,只是紀長荷雖然一直按部就班的學習,卻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麽。

比起因為天才直接被破例錄取到大學的弟弟,紀長荷是按部就班的高考。

結果臨近高考,親弟弟叛國的消息就傳了回來。

紀長荷深受影響,當天高燒,卷子都沒答完。

學校裏都知道叛國者紀長澤是她弟弟,對她議論紛紛,紀長荷也沒臉再去復讀,回到了家裏一邊自己復習一邊幫家裏做事。

沒想到,居然能峰回路轉。

新大學,弟弟打電話說過。

語氣裏,充滿了對新大學的期盼。

他還說,如果新大學成功,以後華國的大學都會按照這個模式來,到時候,華國的人才會越來越多,華國也會越來越好。

到了那時,遠途旅行的工具會更加快速,離得近的話,也許一個小時就能到達另一座城市,華國的夜晚將是不夜城,學生們不用為了上學每天步行兩個小時,相隔千裏之外的家人也能直接見到對方。

聽上去,很玄幻。

但紀長荷願意為了這個未來而努力。

家裏人都知道她想要考新大學,每次她一進書房,全家就都安靜了下來,就連最喜歡嘮嗑的紀奶奶都避開出去別人家嘮。

她不知道科技,也根本想象不到紀長荷想要通過自己努力而達成的未來。

但她會說:“好!那你就好好幹!等以後弄出那個什麽工具來了,給我送一個來,我就天天去首都看你們去。”

紀長澤提過想要把家人接到首都,紀父紀母還有紀奶奶都不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