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民國寫文(19)(第5/7頁)

不光是華國本土那幾十位寫小說出名的先生,外國也還有幾十位。

而長安日報出了名的在其他國家也有分社,外國一出現什麽好書,立刻會被翻譯過來(其實是用了紀長澤的原稿),然後再賣到國內。

一開始,國內大部分人都是拒絕的。

他們早就習慣了看國內這些隨著國內和平下來逐漸冒頭的先生們寫的書,外國人?聽說他們連姓名排列方式都和他們華國不一樣,這有什麽好看的。

但很快,買了書的人真香了。

紀長澤在國外發表的書壓根不是為了掙錢,而是根據當時的局勢而來攪渾水,不是,是用來指引迷茫的民眾,或者是幫助(煽動)做不下決定的人們,但想要指引人家,肯定得先吸引大批人來看吧,所以內容還是很給力的。

比如說,某國家裏有著膚色不同的種族生活,而其中一個種族飽受另一個種族欺壓。

當時這個國家正在找華國麻煩。

紀長澤就開了個馬甲,寫出了一本第一人稱小說。

在這本小說裏,“我”的膚色是黑色的,但小時候父母很寵愛我,“我”周圍的人也都是黑色皮膚,我們快樂的生活著,日子過得平靜而富足,直到某一天,“我”得知原來我生活的地方是黑人小鎮,這裏面只有黑人。

“我”不明白為什麽我們要把自己困在這個小鎮裏,“我”跑去問父母,父母摸了摸“我”的頭,告訴“我”這是為了“我”好。

“外面很危險,我們一輩子在這裏好嗎?”

但“我”不明白,為什麽大家不肯出去,也不讓小孩子出去,於是“我”偷偷跑了出去。

在這個故事裏,主人公湯姆本來是一個活潑開朗的黑人少年,他從小就跟著父母生活在黑人小鎮,黑人小鎮裏的大家都是友好而和平的,湯姆生活在大家的關愛下,但他的冒險精神讓他跑出了小鎮。

於是他見到了各種各樣的不平。

出去後他遇到的第一個人是白人,於是他熱情的上前打招呼並且問路,那個白人卻是冷漠的瞥了他一眼,就轉頭離開。

湯姆並沒有生氣,只很樂觀的想著,也許他不是故意不搭理我,而是是個瞎子聾子吧。

黑人小鎮上也有這樣的人,大家都沒有鄙視他,而是很關愛他,幫著他做事,所以湯姆並沒有很難受,只依舊歡快的前進著。

好在他遇到的第二個人是黑人,這個黑人卻也不理他,不光冷漠,且還十分不屑,但等一個白人來問這個黑人路時,這黑人表情卻又熱情歡快起來,湯姆見證了一切,他還是不明白這是為什麽,於是他又給對方找了借口:也許他們兩個是認識的吧,我畢竟是個陌生人。

小說裏,湯姆見到了無數的人,黑人,白人,黃皮膚的人。

無論被怎麽對待,他的活潑和開朗都沒打消過。

而他也不只是遇到過壞人,他也遇見過好黑人,好白人,好亞洲人。

他們充滿著善心,好心的幫助湯姆,並且叮囑他一些注意事項,即使被人嘲笑幫助一個黑人,他們也都不在意。

而湯姆是個樂觀的孩子,他只讓自己記住這些好人,根本不去記那些不好的事。

用上帝視角看,湯姆遭受了太多太多不公了,要是換成隨便一個人,恐怕早就氣的不行,可換成了湯姆,他因為黑人小鎮上人們的教導,和自己的善良,幾乎從沒有過負面情緒。

他就這麽快樂的生活著,發生過幫助別人反而被鄙夷的事,也發生過他憑借著自己的善良讓一個白人對黑人改觀的事。

即使這個故事基調是沉重的,輕松地寫作方式也還是讓讀者看得忍不住大笑,就算是華國人都能讀懂。

而最後的結局卻並不太好,在某一天湯姆進入了一家小鎮,路過小巷子時,湯姆聽到了一個女孩的呼救聲,他匆匆過去打倒了那個試圖對女孩施暴的黑人,救下女孩後,女孩對他道謝,並且還送給了他一個十分好吃的面包。

這個女孩是白人,剛剛差點被黑人傷害,對同樣是黑人的湯姆卻完全沒有歧視,反而只充滿了單純的感激。

湯姆心情很好地被分開後,第二天一大早卻被警察抓了起來,指控他試圖對人施暴。

到了地方,他震驚的發現警察說的險些被施暴的女孩這個是昨天的那個姑娘。

姑娘也十分震驚,她認出了湯姆,努力的告訴警察湯姆是救了她的人,施暴的黑人並不是他,警察卻堅持昨天進過這條小巷子的黑人只有湯姆一個人,要將湯姆用絞刑殺死。

湯姆被綁在了大樹上,等待著第二天用絞刑殺死,按照小鎮的傳統,他被綁住的時候,小鎮上的居民會用各種東西砸在他身上傷害他。

姑娘想要阻攔他們,卻被父母強行帶了回去,告訴她黑人都是殘暴而可怕的,也許湯姆和姑娘口中說的黑人根本就是一夥,他們那樣做只是為了騙取她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