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5章 好漢們,金賊要來梁山搶劫啦!

宣和八年正月,鄆城縣城,大戰將至。

這座位於梁山泊水邊上的小縣城乍一看就是個三裏城五裏廓的低矮小城,一點兒都不起眼。但是要走近一瞧,就能看出這座城池其實還是非常堅固的。

而這個鄆城的堅固全是拜梁山泊所賜,梁山泊不僅是個賊窩窩,而且還時常泛濫成災——這個梁山泊其實就是個給包括黃河在內的周遭幾條大河泄洪的窪地。一旦來了大水,別處不一定泛濫,但是梁山泊裏的水是一定會滿出來的。

而正好座落在梁山泊水邊上的鄆城還能有好?十有八九得被水泡啊!

既然這鄆城那麽容易被水泡,那鄆城的士紳百姓不搬家呢?當然是因為這鄆城靠著梁山泊有靠水吃水的好處啊!

梁山泊有魚有蝦有水路還有賊……對,梁山泊的山賊水寇對過往的客商綱船來說是一大禍害,可是對鄆城來說卻都是大好人大善人。這兔子都知道不能吃窩邊草,何況梁山泊的好漢們?

畢竟好漢這份工作競爭激烈,強度也大,還有一定的危險性,很多時候還得沒日沒夜的去幹。所以這梁山泊那是鐵打的梁山流水的賊,一般的山賊水賊,從入行到退休,也就是十幾年的功夫……如果他們沒有在工作期間“因私殉職”的話!

而這些退休的山賊水賊,一般都會選擇鄆城作為他們的養老之地。

因為鄆城縣城就在梁山泊邊上,一出城往東、往南就能鉆進梁山泊……如果有官兵來鄆城捉拿退休老賊,他們立馬就能溜了。

另外,梁山賊都是水賊,沒有《水滸傳》裏那樣馬軍步卒多少萬的……真要有那麽多賊,那還不“殺上東京,奪了鳥位”?還招什麽安呢?

而水賊和綱商、漁民之間,是可以互相轉職的。幹水賊攢夠了本,也積累了江湖人脈,一跨界就幹上綱商了。而漁民們如果覺得打漁沒“錢途”又破壞生態平衡,那就入職梁山賺快錢吧!

當然也有綱商幹賠了再回梁山從頭開始打拼的。也有人做賊不大會,買賣又幹不了,只好回去繼續抓魚的。

所以大家夥把家安在緊靠梁山泊的鄆城縣還是非常方便的。

也有一些直接靠當賊當出頭的主兒,從梁山好漢變成了梁山好官,成了通吃黑白兩道的狠人。這夥人在平方臘後大半都不再為官,而是辭了官職,也回到鄆城當起了士紳。

其中比較出名的有宋大官人、楊大官人,林大官人、花大官人、武大官人、晁大官人、吳大官人等等。

當然了,鄆城縣城裏面也有祖祖輩輩就沒幹過山賊水賊的正經士紳,譬如從鄰近的陽谷縣遷來的西門家就是清清白白的好人家……他們家的本行是開藥鋪,懸壺濟世,順便幹一點中間人的活兒,比如銷個臟,代收個保護費,代收個贖金,還幫忙從官府裏面撈個人什麽的,基本上算是行善積德,因此鄆城這邊的人都管西門家的當家人叫西門大善人!

而在西門大善人和一群梁山好官那都是熱愛家鄉,也願意造福故裏的好人,不忍心看著家鄉人民老被水淹呢。而且他們這些人都有不少家當擱在鄆城呢,都是辛苦得來的,哪兒能讓大水淹了?

所以他們就慷慨解囊,還請鄆城知縣張文遠出來主持大工,修了一道長6裏開外,高一丈三尺有余,寬兩丈有余,環繞鄆城縣城的夯土大堤,稱張公堤。

不過出乎大善人和大官人們的預料,這道旨在保護鄆城免遭洪災的張公堤在建成之後,一次洪水都沒遇上,反而為鄆城招來了一場難以想象的兵災。

因為準備上梁山建立抗金根據地的趙楷、韓世忠等人看見鄆城縣的地形和環繞城池的張公堤後,馬上就意識到這裏是個抗金拉仇恨的好地方!

於是趙楷就在鄆城知縣張文遠,還有致仕退隱的宋大官人、楊大官人,林大官人等退休官員,還有西門家的當家人西門吳氏夫人的盛情邀請下,入住了西門家在鄆城縣城內的一所騰空的大宅(原屬守寡的西門大姐)。

不過他並沒有向鄆城縣內的一群大官人和西門家的人亮明自己的真實身份,而是自稱殿帥趙不破——這個名號是趙楷在三山浮橋的時候想出來的,因為他發現底下人都不贊成他這個官家真正站在抗金第一線(他現在的權威和另一個重開大宋的趙楷根本沒得比)。為了安撫眾人,他只得稍微讓一步。

於是他就讓“高天女”(郭天女)在一面空白的認旗上刺了“殿帥趙不破”五個大字兒。而他這個殿帥當然不是指殿前都指揮使而是指殿前都點檢!

當然了,高太尉的旗號還是要打著的。高太尉、趙太尉兩面認旗就一起高舉起來吧!

而在高舉兩面太尉認旗的時候,趙楷還派韓世忠出去打金賊的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