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七日之後, 燕京小報的頭條大篇幅報道了一個民婦的故事。

與以往簡潔的版面不同,這則故事占去了整個甲版,第一眼看上去像是把後頭的小說傳奇挪到前頭來一般。

前來買報的仆婦見著這版面, 翻來覆去問了賣報人好幾遍, 再三確認之後, 方滿腹狐疑的將嶄新的報紙帶回來了主家府邸。

如今京城裏不少識字的夫人太太, 都習慣托家人買幾份報紙看。不然,後宅夫人們彼此往來之時, 都跟不上話題。

龔太太也有這習慣,接過仆婦送來的燕京小報, 她立刻看了起來。

頭版很奇怪,竟然是說的一個民婦。這民婦姓齊,是一個寡婦, 帶著一個小女兒孤苦伶仃的過活。那執筆者文采極好, 樸素無華的大白話,寥寥數筆, 便勾勒出一如元曲大家關漢卿《感天動地竇娥冤》一般的氛圍。

龔太太讀至此, 不由得為這齊寡婦掬了一把辛酸淚, 只盼著她與女兒的日子能好過些。

她低頭往下看, 其中寫到在山窮水復疑無路之時,忽然慈幼局開了一家繡坊,願意讓齊寡婦進去做工,甚至同意她做工的時候將女兒寄放在慈幼院,於是母女兩人日子漸漸好了起來。又因繡坊所出品的棉布極其低廉, 在這個寒冬,齊寡婦終於能給女兒買上一身厚實的棉襖,而不是打了補丁的衣裳裏塞蘆花。

看完這個報道, 龔太太很是欣慰。感動的同時,她心裏有些疑惑,如今的棉布難道便宜到了這地步?

龔太太反倒下一版,只見上頭還有一則消息,正好給她解了這疑惑。原來慈幼局紡織廠之所以能產出這樣物美價廉的棉布,是因為有兩種改造的織機,叫織女機與鵲橋機。但這兩種織機是皇宮大內研制出來的,工藝復雜,民間沒有,也不對外出售。受織機數目的限制,慈幼局紡織廠生產的棉布也有限,如今只供應那些家境貧寒之人,棉布數量亦有限。

看到這,龔太太腦海中忽然閃過一個念頭,若是她們家能弄到一兩台織女機與鵲橋機,也如慈幼局紡織廠一般生產多多的棉布,那不是能賺大發了麽?

她向來是個很有頭腦的人,有了這個念頭,連後半截報紙也懶得翻了,抱著手爐坐在官椅上,心裏想的全是怎麽跟皇宮大內牽線搭橋。

這年頭官作得大的,親戚求親戚,朋友求朋友,七彎八拐,總能與皇宮扯上點牽連。不說娘娘侍長,女官太監總是能扯上一些關系的嘛。

像龔太太這樣的高門夫人,京城富貴之家的族譜那可都是門清兒。她略微思量了一下,就想到她娘家妹妹的小姑子所嫁郎君似乎跟坤寧宮管事牌子文瑞康有些交情。

說起來,龔太太娘家妹妹的婆母再過兩日便是大壽,她正好可以趁著這個消息,去打探打探。

龔太太與夫君通過氣之後,便精心挑選了一個紅珊瑚盆景作為賀禮,滿面笑容的去她妹妹的婆家拜壽。

龔太太的妹妹也不是個傻的,見姐姐這回送來的賀禮比往年要厚上三分,便知道姐姐一定有事要幫忙。於是壽宴之時,她尋了個機會,悄悄問姐姐:“是有什麽事要幫忙?”

“我聽說你那小姑子的丈夫與文公公有些交情。”龔太太笑道,“不知方不方便,為我們引薦一下?”

妹妹聞弦知雅意,立刻道:“姐姐莫不是也想參與棉布生意?”

“咱們官宦人家,說什麽生意?多不好聽。”龔太太手一揮,道,“不過時想為兒女備些嫁娶之資罷了。”

因洪武皇帝的規定,本朝的官兒俸祿一向低得可憐,想憑借那一點微薄的俸祿養活一大家子,壓根不可能,除非過得是乞丐日子。因此不少官宦人家,暗地裏都有自己的生財之道。

龔太太問:“不知你能不能提一句?”

“應當可行。”妹妹怕隔墻有耳,擡頭觀察了一下四周,方壓低了聲音道,“我婆婆這次過壽,也想同小姑子提這件事呢。我私底下同相公提一提,把你也帶上。”

“如此最好。”龔太太從手腕上褪下一只玉鐲,硬要給妹妹戴上。

妹妹推辭了一番:“咱們姐妹之間,這是做什麽?成色這樣好的玉鐲,姐姐留著自己戴便是。”

龔太太道:“我如今豐滿了些,戴著這玉鐲有些勒。你就權當幫姐姐的忙,暫時放在你這兒保管些時日。”

妹妹拗不過她,只得笑納了。

幾日過去,都沒有消息。龔太太整日念著這事,不由得心裏有些發急。

聽說那文瑞康一向清廉,素來與其他人交往也不多,會不會搭不上這根線?

龔太太急得嘴角冒泡,終於聽到了回信,文瑞康竟然願意見他們!

官員與太監往來,聽著不好聽,因此文瑞康並未邀請龔太太等人造訪他私宅,而是道今日崇福寺梅花開得早,可以去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