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後宮裏大大小小的宮門很多, 有幾處尤為熱鬧,因為處在交匯之處,日日夜夜都有宮女內侍從底下走過, 宮門下的青磚都被踏得平平整整, 一點青苔都沒有。

這日清晨,三三兩兩的宮女內侍打著哈欠,從居處出來, 趕著去站班,路過走熟了的宮門時,忽然發現有什麽不同。

定眼一看,原來在宮門之畔, 極其顯眼的地方,多了一塊木板, 黑漆, 又寬又長,掛在宮墻正中。

有兩三個做泥瓦工的內侍圍在黑板旁,手中拿著家夥, 正忙著給黑板頂上做一遮雨檐。

“這是什麽?”一個宮人看了一會兒,疑惑道。

“奉中宮娘娘之命, 在此砌一個布告欄,以後有什麽消息, 都會貼於此處,你們記得來看。”

這倒是件新鮮事,宮女內侍路過布告欄時, 總要多看幾眼,瞧一瞧有什麽特別之處。

沒用多久,布告欄就完工了。

就在這個時候, 布告欄上貼出了一道詔令,是坤寧宮簽發的。

詔令不長,短短數行,簡潔明了,印在寬大的紙上,後頭跟著三個紅印,分別是大明皇後之印、司禮監之印,以及六尚局之印。一排官印擺在那裏,看得人心驚肉跳,不知是什麽驚天動地的大事。

往來宮女內侍都停下腳步,湊過去看,唯恐慢了一步。

識字的,一眼就掃見了詔令的標題,名曰《修整後宮街衢詔》。

宮女內侍裏,不識字的占多數,往常都要托識字的講解,今日卻不用,因為布告欄邊專門站了兩個女史,一字一句念著詔令上的文字。

“紫禁城內,是唯帝宅,街衢廊下,必須整潔……”

詔令念完,還有一半的人是懵的,這是什麽意思啊?

也許是看出了他們的不解,女史又用口語說了一遍詔令的意思。這一回,都聽明白了。

別看這道詔令整的那麽玄乎,其實用最樸素的話來講,就一個意思。

天晴了,為了講衛生,讓我們來大掃除吧。

這詔令是張羨齡親自構思的,交由許尚宮潤筆,確認無誤後,許尚宮加蓋六尚局之印,她摸出大明皇後之寶,往上一戳,正兒八經的簽發了詔令。為顯鄭重,張羨齡特意與朱祐樘商量,想要讓司禮監也蓋個章。

朱祐樘看過《修整後宮街衢詔》,樂了:“這也是殺雞用宰牛刀了。”

“才不是呢。”張羨齡道,“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講衛生,很重要。”

“衛生”這個詞,朱祐樘也是第一次聽說,問:“衛生又是何意?”

張羨齡眨眨眼,以反問之法贏得些思考的時間:“樘哥哥猜一猜,衛生是什麽意思?”

“可是護衛生命之理?”朱祐樘猜測道。

“差不多是這個意思。”張羨齡糊弄著解釋,“未雨綢繆,防止疫病發生,亦是衛生之意。”

朱祐樘點點頭:“若是這樣,講衛生倒是一件善事。”

講衛生,絕不是小事。後世,京城得到解放之後,整個京城百姓乃至軍隊全都被動員起來,進行了一件轟轟烈烈的大事——大掃除。

大掃除歷時三個月,發動群眾七萬多人,最後掃除垃圾六十萬噸,運走糞便六十一萬噸,成果斐然。

大掃除的時候,連紫禁城裏也幹凈不到哪裏去,尤其是在後宮的一些陰陰暗暗的小角落,據說垃圾堆起來,有宮墻那麽高。

說句實在話,就古代這個環境,很多瘟疫之所以蔓延,原因之一就是糟糕的衛生環境。居住之地幹凈與否,其實與健康有很大的關系。

在排查皇嗣住所安全隱患的時候,張羨齡便萌生了後宮大掃除的想法。坤寧宮也好,仁壽宮也好,清寧宮也好,只要是娘娘侍長們居住的宮殿,無不是打掃得幹幹凈凈,可是宮女內侍的住所呢?還有哪些貴人們甚少踏足的角落,是不是在滋生病菌呢?

就是為了這個,張羨齡才簽發了這道《修整後宮街衢詔》。

得了朱祐樘的支持,張羨齡傳來司禮監掌印太監,請他在詔令上用印。

懷恩歸鄉之後,司禮監掌印太監之位有覃吉繼任。覃吉也是東宮的舊人,在張羨齡還是太子妃的時候,他就待她很恭敬。

覃吉仔仔細細看過《修整後宮街衢詔》,並沒看出什麽不妥當,又有萬歲爺的授意,因此很痛快的蓋上了司禮監之印。

他將官印好生收起來,問:“娘娘怎麽想著要大掃除了?是不是宮裏有哪些宮女內侍偷懶?”

“倒不是。”張羨齡解釋道:“主要是想讓宮人們,將後宮偏僻的角落,以及自己的住處打掃幹凈。”

她停了一下,又說:“我知道過年前宮人應該清掃過一遍,但這一次,我希望清理的更徹底一些。”

“娘娘思慮周全,這樣的天氣,是該好好打掃一番,都說一年之計在於春嘛。”覃吉笑眯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