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嘞嘞嘞(第2/5頁)

-

另一邊,戚臨清正在認真聽講。

韓仕:“透視的原理就是近寬遠窄,近實遠虛。舉個例子,就像你站在鐵路中間往遠處看是不是鐵路會越來越窄?距離你近的物體相信你會看到更清晰,遠處的就比較模糊。”

“透視有三,分別是一點透視、二點透視、三點透視。一點透視是最簡單的、最常用的,畫的物體會有較好的體積感、空間感。兩點透視會讓物體的體感增強,三點透視會讓物體的體積感和空間感達到最好的效果,從而在二維的紙上畫出三維的物體。”

戚臨清暗自點頭。

不過這個道理他早就參悟透了。之前唐古拉父親所說的失傳立體技法,便從此誕生。

最近戚臨清也看了不少美術相關的典故書籍,心中有所感慨。

現在說起透視,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永遠是素描。

比如卡拉瓦喬1596年創作的《水果籃》,畫冊文字這樣介紹:“首次把水果籃提升為繪畫的主題,卡拉瓦喬開創了靜物畫的先河。”

但其實這類“靜物畫”題材早在古代中國繪畫中稀疏平常,屢見不鮮。

韓仕用粉筆在黑板上開始做立體正方體的示範。除了線條,還要上色做陰影。

這些戚臨清早前便在書上見過了,但依舊看得十分專注。

他正在腦海裏辯證地思考西方美術體系和國畫的相似、不同之處。

韓仕拿出一張範畫貼在黑板上讓大家繼續練習,邊朗聲道:“從打形,鋪調子到細節刻畫,要一步步推進哦,注意整體關系。”

話音落下,教室裏漸漸歸於安靜,只響起陣陣筆尖戳碰紙張的沙沙聲。

只有少數幾個上手快的的學生畫得還算如魚得水。

在場大部分人都是零基礎,連排線都堪堪學會,再迅速畫正方體難免有些力不從心。

有句話——眼睛看會了,但手還沒學會,說得就是他們。

封嘉慶就是手廢物的其中之一,邊畫邊給自己戴上痛苦面具。

而其中有一個事先學過一些素描,但仍混跡在D班的學生,我們這裏簡稱他為韭菜。

韭菜畫著立方體,內心很是得意。

他心想這題我會啊,我等下肯定秒殺眾人。

這種已然知道的信息差爽感,讓韭菜毛孔舒張,下筆更如有神。

剛才聽韓仕誇贊戚臨清,韭菜就有點不爽。

憑什麽?被誇的明明應該是他。

他早就練過了好幾次排線,肯定比這群新手菜鳥厲害。

在韭菜眼裏,這個D班的學生就好比0級。

他自己雖然也不咋地,但好歹能算是1級。

除了天才,沒有人能跨階戰鬥。

然而,十幾分鐘後。

韓仕環視一圈,誇贊的依舊是戚臨清:“我看你這個進度,馬上就要升入C班了。”

眾人一聽,紛紛擡頭看過來。

再看被誇的人是戚臨清,好了,無事發生。

反正這位本來就是國畫少年天才,他們當然沒得比。

韭菜卻心有不甘。

他使勁探頭想要看對方的畫。

他看到了嗎?

是的,韭菜看到了。

他看到了一幅跟黑板範畫幾乎一模一樣的立方體素描。

甚至,透視的構影比範畫隱約還要更勝一籌。

韭菜沉默了。

韭菜羞愧了。

韭菜想找條地縫鉆進去。

他終於明白了何為裝逼失敗反被打臉。

可惡!

為什麽一個滿級大佬會出現在D班啊啊啊!

-

結束上午的課程,戚臨清已經畫完了立方體、棱形錐、橢圓、雙棱形組合、三方錐組合共五張畫。

他的進度無疑是全班最快。

到後面韓仕已經放棄教戚臨清了,幹脆給他一本範畫,讓他自己看著學。

如果不是他還抽空教導了鐘宸和封嘉慶,或許戚臨清的學習進度還能直接飛躍到靜物。

封嘉慶吸了吸鼻子,嗚咽:“我又看到了世界的參差。大佬竟在我身邊!”

戚臨清聞言連忙擺手,說:“我可不是,在素描上我還只是個初學者。”

封嘉慶望天,“都是初學者,你已經能當我的老師了。下回我請你喝奶茶。”

戚臨清:“哪有,我只是告訴你一些最基礎需要注意的點罷了。”

鐘宸側頭看了他一眼,心中泛起些許異樣的波瀾。

這人在畫畫上無比敏銳的天賦,也像師父。

...

下課鈴聲響起。

鐘宸和他,還有剛認識的封嘉慶一起去食堂吃中飯。

畫室食堂的夥食不錯,四菜一湯,兩葷兩素,米飯黏軟。

戚臨清端著餐盤,尋了個靠窗位置坐下。

他選的菜是尖椒炒肉、板栗雞和油燜青菜、蒜泥茄子,配一碗番茄雞蛋湯。

“吃不?”鐘宸故意夾了一只蝦到他碗裏。

這也是試探。

鐘宸知道師父老家洞庭湖,偏好魚蝦河海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