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啦啦啦(第2/3頁)

他還是不習慣使用轉印紙。

“呃,也不是不行。”

不過這是經驗老道的刻章師傅才能辦到的事情,範興昌心想。

[他是第一次刻章吧?]

[連老範大部分時候都會用轉印紙]

[...年輕人還是謙虛點比較好]

“好,我試試。”戚臨清便低頭用勾線筆在玉石上寫起了古字。

範興昌探頭一瞧,竟發現上頭的字規整精細,沒有分毫之差。

若要唯一揪出點不如意,大概就是因為少年把陰陽文給寫反了。

現在印章上文字或圖像有凹凸兩種形體,四下的稱陰文(又稱雌字),反之稱陽文。

可少年的字卻是古代的用法,與現代正相反。

古人一般按照印章印在封泥上的印記來稱陰陽文。在封泥上呈現的時陰文,在印章上是陽文,反之亦然,為了避免誤會,後來陰文統稱為白文,陽文稱為朱文。

但這也無礙。

範興昌來了興致,傾身端詳少年的一舉一動。

戚臨清寫完字,取出白鋼刻刀,順著印床邊角輕輕磨了一下。

刀很鋒利。

上輩子爺爺曾教過他刻章。在外刻章還需花費金銀,倒不如自己動手來得方便省心。當時棠朝的印章用途發生了一些模糊的變化,由原來的昭信工具發展到應用於書畫的題跋、鑒藏。大部分畫家身邊都必備一只章。

後來他也靠此給同行做章賺了些錢。

範興昌見少年直接動手,嘴唇動了動,正想說點注意事項。

比如,小心不要割到手之類的。

沒想到戚臨清使刀的動作卻十分熟練。

他把玉石固定在松木印床上,手指翻飛,流暢得就像挽花似的。

範興昌瞳孔微微睜大。

[!!!!]

[WOC,這個小哥哥原來也會刻章]

[我看到前面的評論笑死哈哈哈]

[采訪一下,被打臉的感覺如何?]

範興昌仔細一看,忽然愕然:“你刻的是朱白間文印?!”

戚臨清點點頭。

範興昌表情復雜晦澀,眼前的少年實在讓他震驚。

其實剛才他就有些納悶,為什麽戚臨清刻的章和現代流行的款式截然不同。

但著實沒想到竟會是它。

人年紀輕輕的,竟然如此多才多藝。

不僅會國畫,還會刻這等連他都不會的古法印章?

[朱白間文印是啥]

[誰能給我這個文盲解釋一下]

在助理的提醒下,範興昌這才得知原來直播間的觀眾也對此很好奇。

他想了想,詳細解釋道:“有的印章中雜有白文朱文,就稱朱白間文印。這種章始於六朝,盛行於棠宋。一般說來,古印中多為白大印,筆勢壯健,轉折處宜一氣呵成。而朱印字體清雅,筆鋒盡露,但筆跡不能粗、粗則顯俗氣。如果再將這兩者融和一體,對雕刻者的腕力、審美要求很高。”

[不明覺厲]

[+1]

[@刻章範老師傅,老範你會嗎?之前都沒看你刻過這種章]

範興昌看到彈幕後苦笑:“我不會。”

他自己對這個刻章法也頗為好奇。

[啥]

[喵喵震驚.jpg]

[老範你不行了,竟然還比不過自己請來的嘉賓]

[好奇1下,他和這嘉賓到底啥關系啊]

此時直播間的在線觀看人數已經多達兩萬。

範興昌倒沒覺得有啥,一山總比一山高。

他現在特別佩服戚臨清。果然網上那些亂七八糟的評論都是在以訛傳訛。

試問一個精通國畫、刻章的少年,肯定能靜下心來。怎麽可能會去搞那些歪門邪道?

範興昌心裏一動,當下就決定給戚臨清捧個場。

他身在刻章這個行業,當然明白其中的心酸。

如今還惦記著這些小眾中國傳統文化的人...實在太少了。

範興昌道:“你能不能教教我怎麽刻這章?”

為了幫對方漲粉,範興昌故意當著直播觀眾這麽問。

戚臨清沒想那麽多,點頭道:“好。不過以您的水平,說教稱不上,頂多算與您交流一二。”

彈幕瘋了。

[我擦我擦我擦]

[小哥哥好會說話]

[再配上這低音炮。莫名很蘇]

[我怎麽感覺老範本來想教對方。結果現在反被教]

[老範:?年輕人不講武德]

[笑死哈哈哈]

[範師傅也挺可愛的]

[不恥下問,真性情]

[只有我的關注點在這個朱白間文印上嗎]

[老範都不會的肯定是好登細]

[快學快學!]

[今天又從直播中學到了新知識呢hh]

……

等這場直播結束,範興昌一共收到的打賞加起來都有三千多塊。

比他上場的單人還要多兩倍。

觀眾們很滿意,紛紛嚷嚷著讓他下次再請這名嘉賓。

[感覺這位嘉賓是個深藏不露的刻章大師]

[小哥哥下次能露臉嗎]

[聽聲音看手,感覺像是個大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