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災情中的六國

四月初, 正是播種的季節。

早稻是三月底到四月初開始發種,育苗,這一切的前提都是要有水。於是今年沒有水的情況下, 一部分依舊是按照傳統的法子種植水稻,一部分就開始種植旱水稻了。

旱水稻對水的要求不是很高, 但是對其他的土地和種子條件倒是很高。從前年開始, 沈離就開始研究旱水稻的種子, 做出了大量的研究後,終於成功了。

種子著重在抗旱耐寒, 抗病抗倒的問題上做出了改善,使其能夠適應幹旱。然後便是化肥, 這種旱種,種子很重要,化肥更重要, 所以沈離每天忙的眼睛都是轉圈圈的。

最後,便是選擇地方了。旱種的法子跟普通的水稻不同, 普通的水稻要先育苗,分秧苗,但是旱栽不是, 它是直接省略了這兩個步驟, 然後種植在適合它的土地上。

沈離已經寫好了冊子, 各農部的學子今年傾巢而出, 奔往各個州開始教學, 連三月萬民全會也沒有參與上。

作為鐵公雞的孫香,為了農業的發展也做出讓步,給沈離全部的支持,沈離要多少銀子, 她都批,所以看見農部的人就生氣,便是看見農人,也氣。

——他們手上拿的鐵鋤頭,是她批的銀子,所以他們才能無息貸款買,誰知道買了幾年,該要還錢了,又出了天災,皇太女殿下便下令免了今年的銀子。

——他們手裏拿的化肥,也是今年新出的,新出的,碰見這種災年,就又賒賬了。

反正,今年給農人的優惠是十足的。

所以這些農人仗著有皇太女殿下的免賬後台,還能站在這裏對著皇太女身邊的人八卦——出去打聽打聽,如今四處起災,多少人已經開始吃不上飯了,再過些日子,怕就是屍骨滿地了。

她曾經想過,這種時候就該大舉進攻才是,可是皇太女殿下和皇上卻都搖頭,“災年不宜打仗,出了瘟疫,便是一國之軍有去無回。”

折青不僅僅擔心人疫,更擔心的是豬瘟和鼠疫。要是出了豬瘟和鼠疫,那便是真完了,豬瘟這種東西,是治不好的,即便放到21世紀,也是一件難事,根本不能短時間內消除。

所以為了控制各種瘟疫的發生,宣傳部也開始不斷的加班加點印刷預防瘟疫的法子。

周邊的地方是由京都去發,其他的地方,便是由京都下達指令,這時候,折青就覺得,禹都還是不方便。

明年就準備準備換都吧。

四月天,日頭已經有些曬了,往年綿綿不斷的雨沒有了,連著陰天也消散,日頭大的很。

宗童替她舉了一把傘,她也覺得熱,孫香見皇太女殿下腦門上還出汗了,不免替她搖扇子,這般,還是熱的不行。

折青就覺得自己被養的過於嬌氣了,回去便開始打沙包。

她打沙包練習體力,禹皇是親自殺人練習體力。

這段日子,京都某些余孽受了楚國來的人挑撥,仗著天旱的事情,開始打著“天降大罪於禹國”的說法,四處殺人,也不是造反,就是要擾亂民心。

比如前些日子,大街上,大家都忙著走,一個歹徒就拿著刀上街砍人了,砍死了一個剛放學的孩子,還砍死了一個下值回家的小官。

衙役來的夠及時,直接將人拿下,救護馬車也來的快,卻還是沒救回來。其中,還砍傷了一個接孩子回家的老人——死的就是他家孩子,還有一個想上前奪刀的青年男子。

當時上去了好幾個人奪刀,但砍人的歹徒有點功夫在身上,他出現的地方都是平民百姓住的街道,基本沒有還手的余地。

這事情讓禹皇本來近一年開始修身養性變好的脾氣又暴躁起來,便親自帶著大理寺和刑部的人開始審犯人,迅速開始抓人,剝皮,抽筋。

折青聽聞他跟顧溪橋還有書信來往,經常在信中交流扒皮的效率之法,此次可算是一一實現了。每回回宮去,折青總能看見他的嘴角隱隱藏在一絲痛快的笑意。

折青:“……”

這要不是她親爹,她也是要退避三舍的,看著太變態了。

於是便暴力的事情交給禹皇,她幹腦力的活動去。

珍妮紡紗機。

出來了蒸汽機,慢慢的改善,運用蒸汽機跟紡織業一起,便可以得到一個工業革命,解放人出來幹更多的事情。

古代的人口太少了,即便出來了珍妮紡織機,應該也不會造成太大的動亂,她本來想著要不要等到後期,可是想來想去,還是覺得現在用正好。

國情如此。

……

“幾十年就有一場旱災,千百年來本就是如此。”一位老農聽不得路邊有人說禹國的旱災是禹國皇太女是女子造成的,看了一眼他們,道:“你們不是禹人吧?我們禹人,只會記得皇太女殿下的恩情。”

那齊人有些尷尬,道了一句:“老者莫怪,我們也只是聽到了謠言,說說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