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殘暴(捉蟲完畢)(第6/6頁)

“所以,我們齊國,不能像他國一般,而是要像蘇醒的猛虎,一口吞下晉國,不給他們回擊的余地。”

齊國將軍自信的笑道:“陛下,我們謀劃多年,自然要一擊即中,您就在京都等臣的好消息吧。”

他將長矛一指,道:“陛下——七國,將來遲早是齊國的,都是您的王土。”

也確實如齊皇所料,齊國攻打晉國。晉國所料不及,被殺的節節敗退,再者,如今三月春寒還在,晉國士兵卻穿的比什麽都薄,有的甚至都沒有盔甲,你要問盔甲幹什麽去了?

被賣掉吸鴉片煙去了。

齊國的兵隊直接攻進了晉國的國都,瞬間,晉國成了人間地獄。四處可見屍骨成堆,此時,便有流民起義。

於是又進入新一輪的戰鬥。

自古以來,每一次勢力的交鋒,都是不斷的由白骨堆成。

而在他們打仗的時間,禹國在齊國和晉國的人還在路上,折青並不知道齊國和晉國開戰了。

她正忙著修建水渠和水壩呢。

無論她怎麽發展工業,在如今的時代,其實還是農業社會。農業一直都是最重要的——產量實在是太低了,總是要吃飯的吧?

跟農業配套的就是水。

修水渠和水壩在每個時代都很重要。她查過歷史,華夏王朝從戰國開始,記載的水利工程就很多,比如都江堰、鄭國渠,後來到了秦國,又有了秦渠、靈渠和江南運河。

到了後期,又開始修建運河,比如京杭大運河等。華夏人,一直都很積極的修建水利網。

不過在如今這個朝代,禹國,甚至是七國,都沒有一個很完善的水渠道,她這些年慢慢的修建了一些小的緊緊局限在一州的水渠,不過水壩卻一直沒建。

水壩的難度比較大。要考慮巖層本身的承受力,河流的落差,地下溶洞怎麽樣等等。

選址就是一個大問題。

她跟朝臣們商量了很久,將興建水壩的事情放到了今年。

第五年了,財力和物力以及技術,都可以跟得上水壩的建設。當然,為了修建水壩,折青專門培養了一批搞地理的人,因為暫時還沒出現地理天才,所以她不得不親自每天查閱資料,盡量將東西寫的詳細些給他們,加快他們的進程。

她甚至想:如果電腦裏有錢就好了,她就在網上發布獎賞,讓人給她寫這些東西,就不用她操心了。

可惜了,電腦上一沒錢二沒各種幣,她跪求各種方案,根本沒有人鳥她。

折青只好自己查的昏天地暗。

這時候,齊國和晉國傳來了打仗的消息,折青暈暈擡頭,第一個想法便是:修水壩的流民有了。

只不過那麽遠,該怎麽把人運過來呢?